清季台湾洋务史料 二

佚名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清季台湾洋务史料最新章节!

    福建巡抚丁日昌奏将省城前存陆路电线移设台湾并拟派学生专司其事片(光绪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再,电线一件,所以达要报而速军情,为用至明。惟前议由福州造至厦门,系由洋人发纵;太阿倒持,未免利少害多。臣到闽后,当经买回拆毁,仍将电线留存,延请洋人教习学生;曾经分别奏陈在案。

    台湾南北路途相隔遥远,文报艰难;设立电线,尤为相宜。臣现拟将省城前存陆路电线移至台湾,化无用为有用,一举两得。并拟即派学生六品军功苏汝灼、陈平国等专司其事,定于四月动工,先向旗后造至府城,再由府城造至鸡笼。目前暂不雇用洋人;倘于理有窒碍难通之处,即翻译泰西电报全书以穷奥妙,或随时短雇洋工一、二人以资参核。中国之言工也,儒者穷其理,匠人习其事;故理与器两不相谋,形上与形下终难一贯。今惟因器穷理、即理成器,庶几「格致」之学渐有端倪。将来仍拟将洋字改译汉字,约得万字可敷通报军情、货价之用;然后我用我法,遇有紧急机务,不致漏泄。

    惟从前收存电线机器,皆系臣一手经理;必须臣亲自来省交代并分派学生添购物件、装运轮船赴台,庶免遗误。除俟电线设造有成分别奏报外,理合先将移线购料及分派学生来台缘由,附片陈明。

    福建巡抚丁日昌奏报台湾煤务、硫磺、煤油情形片(光绪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再,顷据督办矿务局道员叶文澜禀称:『鸡笼之老寮坑煤井,现凿至二百六十九尺五寸;已于三月十二日看见煤层,厚约三尺五寸半。据洋匠翟萨云:「此煤成色甚佳,与外国上等洋煤相埒,间有煤油涌出。其质坚亮且轻,能耐久烧并少灰土,洵称好煤」等因。此煤务之情形也。其硫磺一项,据查产于距鸡笼五十里之金包里左右有冷冰窟一处,每月约可出磺二百担左右。又洞旁有池一区,从前出磺甚多;嗣因山崩为沙泥淤塞,必须将池前石沟凿深、放出池水,方能定出磺之多寡。又距金包里二十里之大黄山一处,每日约可出磺十数担或数担不等。又距金包里之八烟一处,洞口冲出磺灰无多,只须二、三日派工一扫,以备煎煮。又距金包里十八里之始洪窟一处,所出磺数约与八烟相等。又距金包里五十余里之北投乡一处,磺山吐烟约七、八处,所出成色与大黄山相等。现饬出磺处所一律设立碑界,不准百姓私煮。其从前私煮存而未卖者,亦经叶文澜起出二千余担;除每担仍酌给工本银五角以免向隅外,应有赢余银一千一百余两可以抵起厂、购物经费之用,以资节省。将来各省所配火药之磺,若能统将台磺分拨,则销路可期日广。此磺务之情形也。

    其煤油一项,据查淡水属牛琢山地方有井一区,磺油与泉水并从石鏬流出;土人盛以木桶,另由桶底开窍放水,水尽则全为油。其色黄绿,气味与洋油相埒。井之左右有十余窟,亦有油浮水面。其附近四、五里有小沼数处,望之则似沸汤,即之仍为冷水;引以火,则烈焰飞腾,势难扑灭。询之土人云:该处现在自出之油,日不过百十斤。而洋人前曾有云:「此油若用机器开钻,日可得百担左右」。现已饬该道先行购买小机器一副并雇一熟悉洋匠前来钻试开办,庶可冀出油日多,获利日厚。此煤油之情形也。

    查台湾矿务以煤利为最大,用亦最广。现于三月十二日已经挖得煤层,成色甚佳;将来推广扩充,取不尽而用不竭,诚可利国利民,上纾圣廑。

    福建巡抚丁日昌奏请将议拨台湾办理轮路经费变通购办铁甲船而于台湾先行举办马车路以利师行折(光绪三年五月初四日)

    窃臣承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本衙门会同户部并案核议「统筹台湾事宜」一折,丁日昌于客冬渡台所拟应办各条均属洞中窍要,亟应次第举行;缕陈轮路之利,备极详尽。沈葆桢声称『铁路实为台地所宜行』,李鸿章声称『铁路、电线相为表里,功用最大』。是举办轮路为经理全台一大关键,尤属目前当务之急。丁日昌奏筹「有无经费」?方今事事创始,需用孔殷;必须指定有着的饷,方易集事。窃查海防经费一款,原系奏明分解南北洋大臣兑收。台湾地属南洋,且经理各事均与海防相为表里;请自本年七月为始,粤海、潮州、闽海、浙海、山海等五关并沪尾、打狗二口之四成洋税暨江海关四成内二成洋税划出半分之半,批解福建巡抚兑收。其每年酌提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厘金,亦自本年七月为始,以一半批解福建兑收;台湾即用南洋应得之款」各等因具奏。奉旨:「依议。钦此」』。跪诵之下,仰见皇太后、皇上眷顾海疆,周咨博采;总理衙门及户部维持大局,补助弥缝,取万有一得之微长,为兼顾并筹之至计。臣虽糜竭顶踵,何足以仰答高深!感激涕零,曷有既极!伏查台湾一岛孤悬海外、联络东南,不独形势为南北洋之尾闾,即呼吸动静之间亦听命于南北洋而非闽省独力所能办理。从前沈葆桢经理台务,始终藉北洋饷源、兵力,克成大功;是其明效。此次筹办轮路,亦借拨统解北洋经费以益台防。在总理衙门、户部非不知津沽为畿辅重地,不宜弱干以强枝;特以外人心目所注常在台湾,恐门户不严,则腹心受病。故筹拨于无可筹拨之中,不得已为此剜肉补疮之计。其经营惨淡,可泣可思!

    臣奉旨后,正拟竭力经营,适因病假来省,并商办奉旨允购铁甲船、水雷、大炮、快枪各件。据省中司道禀称:『铁甲船每号须银百余万两,库局万分支绌,无款可筹』等情。伏查铁甲船为目前第一破敌利器,泰西各国皆视铁甲船之多寡以为强弱;即如日本蕞尔小国,尚且罄其全力购成铁甲船数号以壮国势。同治十三年,总理衙门曾陈「海防六条」内有购船、制器等事,故大学士文祥亦曾请购铁甲船以为自强根本:此论均属切中目前事机。距今又隔数年,祇因款巨费艰,尚未集事。臣查泰西各国章程,凡此国与彼国一构衅端,无论何国均不准接济兵器。目前俄土交讧于西、日本内乱于东,此真数十年来未易得之机会也。趁此彼族有事、无暇觑觎中国之时,若不速筹巨款、选购得力铁甲船数号以备不虞,一俟日本内乱既息、俄土胜负既分,其时即使有购器之费,实恐无购器之时;事机一错,悔将何及?臣明知朝廷允给台湾轮路之费,在台防有此一举,固可恃以深固不摇。然一遇南北洋有事,万不能将台湾之轮路移为南北洋之护卫;非若铁甲船今日可以驻在台湾,明日可闽、可浙,不数日而可齐、可燕,何处有急即可前往何处堵御,取资广而收效赊也。且此时即使定购铁甲船,迟须三、四年————至速亦须两年方能制就驶回中国;并非如取如携,今日付款、明日即可以取物也。夫不易得在自强之机会,而宜预图在未雨之绸缪。我之铁艘、军火苟能预备齐全,则敌人知我有备,可以不战而消兵器;我之铁艘、军火如待临时制购,则敌人欺我可图,必将乘隙而肆要挟。是以未事而预筹备御与临事而始筹备御,其难易、得失,固有不可同年而语者矣。现闻春、夏间日本在英国新购铁甲船二号,均已制成下水。该岛距泰西远而距中国近,且亦断不敢与泰西为难;然则彼竭倾国之力而制此利器,其意果何为哉?人皆退而结网,我独临渊羡鱼;合全局而统计熟筹,臣又有不能不皇然改图、翻然决计者。总理衙门及户部议请以南洋经费拨办台湾轮路,亦以臣陈请购办铁甲船各款业已奉旨允准在前,原冀同时并举,收效益赊。今闽省既已无款可办铁甲船,则将轮路与铁甲船相提并论,劳与费虽正相等,而轮路仅可以专顾台湾,铁甲船则可以兼顾沿海七省。语云:「两利相形则取其重」;似乎铁甲船之应办,又先于轮路也。合无仰吁天恩敕下总理衙门核议,可否仍将议拨台湾办理轮路之南洋经费尽数先行购办中等铁甲船三号,无事时则在澎湖操练、有事时则驶往南北洋听调,如「常山蛇击首尾应」之势;仍当严选将才,以期练成水师一、二军,藉备缓急?其台湾铁路仍照李鸿章、沈葆桢原议,俟矿利将来大兴,再行就地筹款举办。至台防南北路相距太远,呼应难灵;若先设立马车路,纵不及轮路之迅速,然装运兵勇,往来亦不致十分迟滞。台属大甲、宝斗诸溪宽阔各十数里,建造桥梁以及铺砌路径需费虽巨,亦不过轮路中十分之一、二。可否于南洋经费项下先行拨款二、三十万举办台湾马车路以利师行而为权舆之处,伏求出自圣裁!一转移间,铁甲船既已先应急需,而台湾轮路亦不致全归无着;似于饷务、边防均可藉资周转,而于总理衙门原议购船、制器各条亦有归宿。

    其提集经费一节,臣人微言轻;况复远处重洋孤岛,可靠委员肯来台湾差遣者极少,提解万难。此款若由臣催收,必致百呼而无一诺。可否仰恳圣慈将南北洋经费仍照旧归南北洋大臣提收?庶冀收有的款,可以速办要需。

    又,臣此次在澎湖阅看李鸿章所购三十八吨炮之铁甲蚊船二号转动灵便,费又不多,胜于前此福建所购之蚊船不啻十倍。若将前项中铁甲船少购一、二号,即可多买此起中铁甲蚊船十余号,以之布置全台海口,实有裨益。台防军火本归吴赞诚督办,现请轮路经费变通购办铁甲船,如蒙圣慈俞允,可否吁恳天恩敕下吴赞诚将拟购中铁甲船数号、三十八吨炮铁甲蚊船十余号,专派熟手经办之员采访价值确实,分投购买,其价由南北洋大臣统收分拨。此船虽在台湾操防,南北洋大臣遇有事时亦可一律调度差遣,庶几南北洋与台防连为一气,上拱畿辅、下卫台澎,藉以仰副圣主垂念海疆至意。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奕诉等议奏丁日昌请将轮路经费变通购办铁甲船并于台湾先办马车路一案请旨遵行折(光绪三年六月十五日)

    光绪三年五月二十四日,准军机处交出丁日昌奏「筹办台湾轮路事宜,拟移缓就急变通办理」一折,军机大臣奉旨:『该衙门议奏。钦此』。钦遵钞交到臣衙门。

    臣等公同阅看,查原奏内称:『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本衙门会同户部并案核议:「统筹台湾事宜」一折,举办轮路为经理全台一大关键,必须指定有着的饷,方易集事。查海防经费一款,原系奏明分解南北洋大臣兑收。请自本年七月为始,粤海、潮州、闽海、浙海、山海等五关并沪尾、打狗二口之四成洋税暨江海关四成内二成洋税划出半分之半,批解福建巡抚兑收。其每年酌提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厘金,亦自本年七月为始,以一半批解福建兑收,台湾即用南洋应得之款」各等因。奉旨后,正拟竭力经营,适因假来省,并商办奉旨允购铁甲船、水雷各件。据省中司道禀称:「铁甲船每号须银百余万两,库局万分支绌,无款可筹」等情。查铁甲船为目前第一破敌利器,泰西各国皆视铁甲船之多寡以为强弱。明知朝廷允给台湾轮路之费,在台湾有此一举,固可恃以深固不摇。然与铁甲船相提并论,轮路仅可专顾台湾,铁甲船则以兼顾沿海七省;似乎铁甲船之应办,又先于轮路也。仰吁天恩饬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核议,可否仍将议拨台湾办理轮路之南洋经费尽数先行购办中等铁甲船三号,或少购一二号、多购铁甲蚊船十余号』各等因。臣等伏查铁甲船一项,本属制敌利器。臣衙门曾于光绪元年四月间议奏「筹办海防」折内,请由督办海防大臣派员分赴各国察看,实利于用,然后先购一、两只送至中国试用;果有实济,再行续购。嗣阅李鸿章折内亦有「不独台防当办,南北洋海防尤为亟务」之语。该抚臣请将办理轮路之费移购铁甲船,自系为款巨费艰,先其所急起见。查李鸿章于中外情形最为熟悉、沈葆桢经理船政有年,此项铁甲船暨现在业经购到之三十八吨炮铁甲蚊船是否实利于用?并铁甲船来华后管驾之员、驾驶之兵弁如何预为储备?与每年养此铁甲船之经费若干及船有损坏如何修理之处?均须先事统筹;应由丁日昌详细咨商南北洋大臣,如果意见佥同,即由该抚臣会同南北洋大臣拣派委员,设法分别定购。

    原奏又称:『台湾铁路俟矿利大兴,再行举办;拟先设立马车路,以利师行』等语。当此饷源支绌之际,若欲将铁路、铁甲船诸物同时并举,恐断无此财力;自应酌度先后、缓急,次第兴办。该抚臣请于南洋经费项下先行拨款二、三十万两设立马车路,既省经费、又便运行,所奏实非无见;拟请旨饬下丁日昌先为举办。

    其提集经费一节,臣衙门于光绪三年二月二十四日会同户部「议奏台防」折内称:『此项经费,或咨行各省批解福建布政使衙门兑收转解,或另派妥员择地驻扎接收转连』。原期该抚臣一手经理,以专责成。应请饬下丁日昌仍遵前奏酌定奏明,以便分咨各省遵照。各省督、抚臣自当仰体圣主垂念海疆之至意,源源接济,畛域无分;且系指定有着的饷,若该抚臣所称「催收此款,必致百呼而无一诺」,何难由该抚臣据实奏参!至所称『台防军火本归吴赞诚督办,现在购办铁甲船即由吴赞诚派员购办』等语。臣等查丁日昌勇于任事,不避嫌怨;其筹办台防一切事宜,又能区画精详,悉臻妥善。此次购办铁甲船,自应仍归丁日昌经理,以一事权而收实效。所请由吴赞诚派员购办之处,应毋庸议。

    福建巡抚丁日昌奏请将办理台湾轮路经费移办铁甲船一案归南北洋大臣督办折(光绪三年七月二十日)

    窃臣前奏请将办理台湾轮路之费移办铁甲船一案,兹承准总理衙门咨称:『查铁甲船一项,本属制敌利器。该抚臣请将办理轮路之费移购铁甲船,自系为款巨费难、先其所急起见;应即由该抚臣会同南北洋大臣拣派妥员、分别定购,仍归丁日昌经理以一事权而收实效。原奏又称「台湾铁路俟矿利大兴,再行举办。拟请先设立马车路以利师行,既省经费,又便运行」。所奏诚非无见。拟请旨饬下丁日昌先为举办各等因。奉旨「依议。钦此」』。跪读之下。感悚难名!伏查总理衙门原奏有『铁甲船来华后管驾之员、驾驶之兵弁,如何预为储备?与每年养此铁甲船之经费若干?及船有损坏如何修理之处?均须先事统筹』等因。臣查议办铁甲船固是急务,而总理衙门举此三层尤题中第一要义,为臣愚见所不及。盖有铁甲船而无熟悉管驾之人,则行驶不能如法,利器适以资敌;此人才不储即不能轻购铁甲船,系是首着。至修船之坞,北则宜于牛庄附近之大连湾、南则宜于浙江温州所属之南关。盖铁甲船吃水总须在二十尺以外,福州、上海之船坞俱不能进。惟大连湾、南关二处地险水深、山势回环,而且势居要隘,将来岛族与我有事,必全力以铁舶据此要隘。是二者,敌之所必欲争,亦我之所必宜防。若位置铁甲船坞于此,并认真操练,必于大局有裨。至养船经费一层,似宜多汰经制有名无实之水师以为挹注。以上三端,诚如总理衙门原议「必须预为统筹,方可次第举办」。惟管驾铁甲船员弁,必须取材于上海之制造局、船政之前后学堂,乃能博选精取。但制造局及前后学堂均非专督其事者,不能深悉其造诣深浅。臣摃在台湾,似难分身至沪局、船局考校员弁优劣。至修船之所,大连湾则属在直隶、南关则属在浙江,更为鞭长莫及。且拟办铁甲船,尤宜广购图说,考校机器之新旧、马力之多寡、速率之先后、铁甲之厚薄、汽机之灵钝、炮位之吨数;尤必须就近有海电可通之处,方能随时询问,更换式样。而兑汇银两、访查镑价,又必须就地有殷实洋商从中认保,方不吃亏。台湾既无承办铁甲船之洋商,亦无汇兑出洋之银号。现甫举办陆电线,与海电线亦不相通。若在台湾承办铁甲船,实多呼应不灵之处。总理衙门原奏称:「李鸿章于中外情形最为熟悉、沈葆桢经理船政有年」,真至当不移之论。夫天津、金陵为洋商聚集之所,消息尤通。将来铁甲船一项,可否仰乞天恩仍归南北洋大臣督办?庶与总理衙门光绪元年四月间奏案相符。臣仍当查照总理衙门原奏,详细咨商南北洋大臣,随时帮同参议;苟有一得之愚,断不敢稍分畛域。

    其经费一节,如仍照旧章办理,事权自较归一。倘归闽省代收,臣现因病笃,蒙恩准假回籍就医,应如何设法催收?俾免辗转贻误,自当与督臣何璟详细筹商,由何璟另行具奏。

    其马路一节,臣已札饬台湾道夏献纶俟拨有经费,即行审度举办。至台湾府城至旗后口约八十里,为商贾辐辏之区;现在港口浅窄,夏、秋涌大船稀,几于百事俱废。臣现拟商同督臣将旗后口挖深,仍由旗后设铁路至郡,实于台防大有裨益。其经费可即就职员林维让等拟捐照数催收凑用,免动正款;并责成台湾道夏献纶经理。该道办事实心,必能了此勾当。

    抑臣更有进者,凡举办大事,必须预筹敌情之缓急以为抵制。据臣愚见,西洋以通商为主;苟驾驭得宜,一时尚无战事。惟日本逼近而贫,内乱已定之余,必有藉端索诈之举;自当预筹备御,庶无仓猝不及之患。天下断无无害有利之事,但得利多而害少,自当速举而兼营。若以为未必然而置之,则诚恐其可然者终不得而至也。目下帅臣以全力经营西北,则海防不得不稍从缓筹。然西北扩地不过一时之美名,东南边防实为榻侧之深患。惟有将各省内地冗兵、冗勇速行裁汰,全力以办海防;或者未雨绸缪,庶免事事落人之后。微臣深抱杞忧,诚恐千虑而未能一得也!

    闽浙总督何璟等奏请将办理台湾轮路移办铁甲船经费解归北洋大臣衙门兑收折(光绪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窃照议办铁甲船一案,前经抚臣丁日昌续查未尽事宜,请仍归南北洋大臣督办;光绪三年九月十九日奉到批旨:『该衙门知道。钦此』。

    伏查铁甲一船,日新月异,中国骤难辨其臧否;即在洋商荟萃消息时通之地,办理尚多为难。闽海僻处一隅,呼应既多未灵,考较复难的当;事关百万以上巨款、沿海七省制敌利器,必宜先事详度,庶免贻悔将来。至既购以后,驾驶之员、养船之费、修船之坞,事事均关紧要。以上各节,总理衙门及直隶督臣李鸿章、福建抚臣丁日昌皆已筹虑及之。丁日昌念在闽购办,诸多未便。天津、上海为工技总汇之区,李鸿章谙悉中外事机、两江督臣沈葆桢经理船政有年,均于置办铁甲船迟速之宜,审之已久,胸中定有把握;是以有仍归南北洋大臣办理之请。臣等于轮船及外洋枪炮虽时时悉心探讨、竭力讲求,尚多不敢自信;至铁甲船一项,则尤不敢强不知以为知、贸然承办,应仍由南北洋大臣妥商办理。此项经费,亦原系北洋大臣统收;臣等往返函商,抚臣丁日昌亦深以解归北洋大臣为然。适江西因前奉奏定「拨解福建巡抚衙门兑收」之议,批解南洋经费银一万两到闽;臣葆亨未敢动用,发交司库暂存。臣等伏念事关海防大局,闽省既未能解办,即未便咨催;要款宕延,深虞贻误!拟将前项银两并闽海关于前月截数应解南洋经费银三万一千余两,二共银四万一千余两,仍解归北洋大臣衙门兑收济用。

    再,查本年春间,总理衙门会同户部议复「统筹台防事宜」折内称「台湾筹办铁路、矿务诸大端,必须指定有着的饷,方易集事」等语,议将各省应解南洋一半海防经费移充台饷。是台防除闽省拨解各款应付勇粮等项而外,其余皆由南洋经费分拨。今既请办铁甲船,即如丁日昌所奏购办二、三号计已需费三、四百万,加以每年养船、修船之费,于台防势难分拨;亦应先尽北洋大臣将船只购成、议立定章之后,再照总理衙门与户部原议分拨酌济台地矿务、垦务各项之用。其现需经费,臣等设法勉力支持,一面妥筹另行具奏。

    署福建巡抚吴赞诚奏报抵基隆后查看煤矿情形片(光绪四年九月十二日)

    再,臣抵基隆后,即于初七日带同夏献纶往八斗地方查看煤矿。所有位置、机器、起煤、汲水、扇风诸法,略与西书所载相仿;惟井内挖工过少,故日出之煤不多,且碎块多而大块少。缘该处僻在荒山,水土恶劣,暑天尤甚,中外工人染疫者多;煤井操作事尤极苦,熟手往往因病辞工,生手一时尚难练熟。经饬煤务委员设法广为觅雇;以后天气凉爽,当可渐有起色。

    统领闽局轮船彭楚汉奏报接统「万年清」五船驶赴澎湖操演随往台湾沿海察勘炮台地势并请添配大炮折(光绪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窃本年八月间,案准闽浙督臣密咨:恭奉上谕,饬令奴才总统闽局轮船先行练成一军以备不虞,钦此等因。闻命自天,惶悚无地!旋于十月十八日由闽局船政饬令「万年清」、「扬武」、「威远」、「济安」、「振威」等五船齐集厦门,奴才遵于十月十九日接统点验该五船弁勇及枪炮等械。二十日,阅校弁勇洋枪打靶,连日并阅校水操大炮打靶。二十五日,督带出洋,驶赴澎湖港。按依鱼贯、雁行变复各阵式,详悉指画合操船阵并枪炮、帆索、舢板,次弟督饬操演,考优校劣。兼求精习测量、驾驶,徐驰赴台湾安平、旗后、基隆、沪尾及省港等处沿海察勘炮台地势情形。

    惟念轮船操练成军,加意备防,贵求实济。船师战具,枪炮为重;奴才愚忱以为折冲御侮,尤宜于船头、舰尾安置万斤以上大炮,庶几前后皆能攻击。察勘该五船现安之炮,惟「扬武」一船尚足用;而船头现无炮门、头炮不能中出进攻,未云得力。「威远」一船前后虽有炮门,现安之炮太小,不足摧坚折利。其「万年清」、「济安」、「振威」三船炮均安在两旁,前、后俱无炮门;即有炮位,无从安置。窃思船力仅堪直捣,横攻势难前进;若不设法更改,战守均难御敌:此兵船中之紧要者也。又轮船现配舢板数只,原为资运棹而设。奴才愚忱以为每舢板宜安百斤以上钢铁后膛小炮一尊,庶近岸浅水临阵足供驱驶。且洋面辽阔,港■〈氵义〉纷歧,有大轮船所不能到者。大号轮船宜添配小轮船一只,以便港■〈氵义〉内洋之处剿捕迅速。总计现操五船,尚需添配万斤以上大炮二尊、二万斤以上大炮三尊、百斤以上后膛小钢炮十五尊、小轮船四只。奴才新阅熟筹,不敢以吃紧海防视为玩具;故不揣固陋,冒渎圣聪。仰恳旨饬闽省督、抚臣及船政会商,设法筹款购置添配,以期实济。其余各船未经勘验,俟船政饬到接操,所有一切未尽事宜,自应随时察度,咨商督抚臣、船政共筹妥办。

    至择地扼要操演,谨察各处形势,基隆系产煤之区,为台湾要口;澎湖系台、厦咽喉,当横洋避风泊椗之所;厦门犄角台、澎,为闽、粤关键:均属吃重。嗣后议每月或赴基隆、或赴澎湖、或集厦门,督率出洋合操一次,分别赏罚、严加训练,冀成劲旅而密巡防;按月轮回,周而复始:以期仰副圣主重固海防之至意。

    惟届隆冬岁杪,伏念操练营务均需考校,奴才遵于十一月二十日回营。

    闽浙总督何璟等奏闽台现有轮船单弱暂就拟拨北洋之「济安」一船派往定海驻防折(光绪七年三月十五日)

    窃臣等承准军机大臣密寄:『光绪七年二月初六日奉上谕「前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与日本国商议琉球一案」等因,钦此』。具见我皇上省括张机、谋先未事,臣等曷甚钦佩!

    伏思日本之议结球案,藉端邀求,系在俄事方殷之时;此如掏摸匪徒乘车马填溢间一逞其伎,初非其力足肆凭陵而故为是巧尝也。其使臣户宍玑于未经议定之先,悻悻而去;殆效英使威妥玛故智,忘其为不知自量者。查日本自效法西人以来,力小而谋大,库储空竭,众志乖违;即欲借债外洋亦难取信,已有外强中干之势。但彼既废球为县,负「不义」、之名于天下;时恐中国兴师问罪,不得不竭力张皇,惑我耳目。我诚慎固边防、处以静镇,鬼蜮之伎且将立穷,而从前所邀各条自可消归于无有。惟是「备豫不虞」,古之善教,未便以小弱忽之。况今日沿海防务不以日本有事而始事经营,自不以日本无事而稍从疏懈。臣等惟有懔遵圣训,督饬水陆各营认真操练、严密巡防,期有以固边陲而弭外侮。

    至筹拨闽省轮船兼顾定海一事,查船政开办以来,先后成大小兵、商轮船共二十三号:除「安澜」、「大雅」前在台湾失事外,「康济」商船拨归招商局,「万年清」去年停修、现拟改为练船并资转运;外拨江南者三号曰「登瀛洲」、曰「靖远」、曰「澄庆」,拨往浙江者三号曰「伏波」、曰「元凯」、曰「超武」、拨往天津者一号曰「镇海」,拨往牛庄者一号曰「湄云」,拨往山东者一号曰「泰安」;其留闽者实止兵船七号、商船三号:「福星」驻海坛、「飞云」驻澎湖、「振威」、「济安」驻厦门、「艺新」驻福宁、「扬武」、「威远」驻罗星塔、「永保」、「琛航」、「海镜」三商船往来台湾福州以利转运而通信息。「艺新」、「振威」仅五十匹、八十匹马力,「福星」前经搁浅、船身龙骨均有受伤————只备内洋巡缉,惟「扬武」、「威远」、「济安」三船较为得力。闽省台、澎皆孤悬海外,而台湾尤为彼族所觊觎;仅此三船居中策应已形单弱,何堪再行抽调!前因北洋防务吃紧,直隶督臣李鸿章有「在外洋购定快船二号,俟到津后再于闽省抽拨兵轮二号,合之北洋原有各船练成大枝水师,用备缓急」之议;臣等以北洋为畿辅门户,关系重大,理宜先其所急。拟将「济安」、「威远」二船拨往应用,此外更无再堪他调者。今定海一厅虽不如台湾之远隔重洋,而四面环海、兵力又单,自非增拨兵轮一号,实无以壮军威而销倭人觊觎之妄念。臣等再四函商,惟有暂就拟拨北洋之「济安」、「威远」两船酌留「济安」一船交臣锺麟派往定海驻防,以辅兵力之不逮。一俟防务稍松、北洋快船购到,即行照案拨还合操,庶于「有备无患」、「兵合势大」之义两无妨碍。

    闽浙总督杨昌浚奏陈筹办海防善后并请特派重臣驻台督办折(光绪十一年六月二十日)

    本年六月初一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五月初九日奉上谕:『现在和局虽定,海防不可稍弛;亟宜切实筹办善后,为久远可恃之计。着各抒所见,确切筹议,迅速具奏』等因,钦此;由左宗棠转咨到臣。伏见圣谟广运,思患豫防;跪聆之余,莫名钦仰!

    窃维中国滨海地方,南北袤延万里;设险不外水、陆两道,筹防惟有战、守两端。自法人犯顺以来,陆军尚可制胜,水师竟鲜可恃;彼族以兵船二十余号横行洋面,沿海皆警,莫能制其死命。是今日欲求补救之方,非大治水师不可;欲大治水师,非亟讲求船炮不可。李鸿章请创设武备学堂以造就将材、左宗棠请增拓船炮大厂以制造利器,谋国至计,莫过于此。果就其所言实力办理,数年后海疆气势,必为之大振。

    同治十三年臣在浙抚任内,因台湾倭患初平,奉饬筹议海防;曾建议沿海各省宜分设三大枝水师,每支精练水军万人,设统领一员、帮办二员,用铁甲轮船二号、兵轮船二十号,仍听南北洋大臣节制调遣。经王大臣会议以为可采,因经费难筹,先从北洋办起。迩来十有一年矣,闻北洋船炮较多,其余皆不敷用;铁甲虽定造三号,尚无到华者:则创办若此之难也。今和局虽定,而强邻逼处,包藏祸心。论者谓法事之终即兵事之始,诚不能不防也。臣愚窃以为应仍用前议,船数更扩而充之:每枝铁甲大小以四号为度,碰快兵船二十号,另设鱼雷船四五号、运船两三号;统领以水师提督为之,帮统以水师总兵为之。各省海口,仍须酌留轮船数号防护炮台、运送军火,不与征调。北洋水师设于津沽,兼顾奉、东各口;中洋水师设于吴淞,兼顾浙江定、镇各口;南洋水师设于台澎,兼顾粤东琼、廉各口:此其大略也。各省兵船虽限于财力,一时不能多造。然既分设三大枝水师,船厂亦宜分设;除闽省现有马尾船厂但须增拓不必另设外,似北洋与江宁尚须各添设船厂一处,以扩自强之基。厂未成以前,仍一面购买或向外洋定造,务于五、六年内赶将规模办定。至于遴选将才,尤为当务之急。有船炮而不善使用与无船炮同,将才亦须历练而后胆识始稳。各国兵轮,视商务为转移。平时游弋海面,往返数万里;训练既极精熟,故临敌应变,操纵自如。中国并无商务,一切经费必须预筹。各兵船专派学生,或胆气不壮;似须以学生为管驾、以曾经战阵将领为管带互相为用,并分段按期出洋练习。考核人才,不拘资格。财用通力合作,破除各省畛域之见,亦可渐期充裕。即使衅端复起,不至茫无把握矣。此推论大局,臣之愚见如此。

    至就闽省而论,岛屿林立、海道险恶,筹防之难甲于他省。而台湾孤立重洋,物产丰腴,久为各国垂涎之所。故此次法祸之起,独趋重于闽,先毁马尾舟师以断应援之路;随进薄基隆、分陷澎湖,无非为吞全台计。幸而仰仗天威,越南大捷,法人悔祸请和,台岛危而复安;脱孤拔不死,固未尝一日忘也。从前丁日昌在台创议铁路、电线、开垦各事,实为至要之图;惜未及成而去。今防务已松,台湾善后万不可缓,省城亦兼顾不及。应否特派重臣驻台督办?伏候圣裁!

    闽省历年所造轮船,兵、商各半,且多旧式;除分拨外,留闽不过十余号。马尾之役,存者寥寥。「伏波」、「艺新」虽经修好,而「艺新」太小。「琛航」现亦捞获,损坏过多。新试洋者惟「横海」一船,而炮位尚未齐备。时限所迫,抚心难安!是以与左宗棠有「增拓船厂」之奏与署船政裴荫森等有「试造双机钢甲兵轮」之请,皆以船炮毫无可恃,不足壮军心而固疆圉。如蒙俞允,即当妥商先行开办。

    闽口形势,夙称天险,以金牌、长门为门户。长门外,尚有五虎口、芭蕉山、南北龟山各隘,而以划鳅港最为扼要。臣已委员增建大炮台一座,安炮五门,可与长门声势联络。闽安南北岸为省城二重门户,亦经臣委员将明暗各炮台修复,尚待购炮安设:已先后奏明在案。金牌炮台被毁,现甫委员估修。此外,澎湖系全台命脉,必须增设坚台,安置后膛巨炮。闻厦门炮亦无多,当与抚、提诸臣商酌「善后」案内次第筹办。

    外洋枪炮推陈出新,前膛不如后膛、旧式不如新式。然专恃购买,不但因人成事,难望日起有功;且一经有理,各国守「局外」之例,动形掣肘。又购来之枪弹有定形、有成数,此枪之弹不能施于彼枪;交战时久,弹尽则枪亦废。必设局自造,庶不受制于人。津、沪、粤东各厂,均能自造。臣现就省城水部修理枪炮机器局,派员雇匠仿造。惟地方甚小,拟再筹款择地建厂另造;虽难遽比外洋,加意讲求,必不多让:此精制枪械之说也。

    闽省所难者,经费耳。综计地丁、钱粮、厘捐、关税,一年所入,总在四百万两左右。然皆有一定用款,在常年已入不敷出。自开办海防,用度浩繁,各库存项已动支无余,不得已而奏借洋款为剜肉补疮之计。刻下防务解严,所有土、客各军急须酌量遣撤,在在须费;京、协各饷不能不解,新、旧洋款本息不能不还。欲另筹大宗专款,为拓船厂制铁舰、巨炮之用。臣日夜思维,尚无头绪;而事关善后远图,又断不可因费绌中止。容与各司道通盘筹计,另行奏明办理。

    台湾巡抚刘铭传奏购办台湾水陆电线折(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注)

    窃台湾一岛孤悬海外,来往文报,风涛阻滞,每至匝月兼旬,音信不通;水陆电报实为目前急务,必不可缓之图。查同治十年经前两江督臣沈葆桢奏请设立台地水陆电报,奉旨允准在案。曾同上海大东北公司议明价值,业已粗定合同;因沈葆桢调任两江,议遂中止。臣于上年法兵解严之后,即欲经营办理,固虑经费难筹,亦因水线价值昂贵,非考实精微利钝,不敢孟浪从事。自春至秋,洋商多有来台承办此项电线。臣因旱线损断容易修理,水线损断无船可修;中国只大东北公司修理电线轮船一只,若仍照沈葆桢前议归大东北公司承办,以后修理较易。特派已革浙江候补知府李彤恩驰赴上海,与该公司面议。据开水程由厦门至澎湖以达安平约共五百里,索价银十五万五千两;包修三年,需费银三万两。以后遇有损断,雇令该轮船修理,每日需费银五百两:与沈葆桢原定合同大略相同,均须交付现银。李彤恩因该公司开价过多,置不与议;会同已革广东试用道张鸿禄谘访各洋行,令其各开价值,约同各洋商一并来台与臣面议。然修理无船,水线万不能办。据瑞生洋行条陈,自造钢壳四铁叶轮船一只,由外洋装线运至中国,并自购修理机器一副;船身长三百二十英尺、阔三十二英尺,可以安炮六尊。俟电线安妥后,平时可以载货、装兵、巡洋;遇有电线损断,随时自行修理:一举而数善备,以免大东北公司居奇。臣稔筹熟商,事属可行。台湾四面皆海,多一船即得一船之用。当令洋商各开实偿,择其廉者与其成交。旋据地亚士等七行开单,内惟怡和、泰来、瑞生三行开偿较廉:电线价银十万两,轮船价银九万两,修理电线机器价银一万两,测量机器一副、三局电报机器、器具并包运包放工价、包险等费共银二万两,总共价银二十二万两,丝毫不能再减。台湾经费支绌,一时难筹巨款;臣当同该商人等面议,如能分三年归还,即可成交。泰来、瑞生皆不承应,惟怡和愿办。当饬张鸿禄、李彤恩与其详议条款,先给定银四万两;其余分三年归清,不给息银。现据李彤恩等详送条款合同并船图、电线样式前来。

    臣伏查沈葆桢前立合同估价有三:一由福州至淡水之白沙墩、再由台湾府至澎湖,议价洋二十四万二千五百余元;一由台湾径至厦门,议价洋十七万六千八百余元;一由安平至澎湖、再由澎湖至厦门,议价洋二十一万二千九百余元。三项中惟末一项与此次所办道里相同,其估价合成银数计之须十五万三千二百余两;且所议头等电线近岸只八吨重者八十五里,其余皆一吨三分四重。此次所订电线,议定头等近岸十吨重者一百里,其余皆二吨重;不独价值便宜,线料亦大相径庭。且查琼州水程不足六十里,据大东北公司开送从前包办海线价值银二万余两;若以台湾线价比较,更属廉平。至添购修理电线轮船一项,按照合同所开机器马力,价亦并不昂贵。臣于经费万分支绌之际,勉力筹办。急要之务,若不切实打算,给价稍多,不惟不能节省,且见笑于洋人。旱线由基隆、沪尾合至淡水,由淡水至台湾府城,来往两道议定八百里,除木料之外,其余皆由泰来承办,其价银三万两————定于明年正月安设;水线,定于明年六月安设。臣尤虑者,安设水线费款十万,一旦有事,或被敌人割断,不独无补于缓急,且白弃巨款,殊为可惜!今自造一船,可以自行随时携取,便益甚大。惟此项经费无着,臣同沈应奎反复筹议,只有百货厘金项下可以抵拨。但本年六月甫经一律开办,每日收银不足四千两;三年能否如数相偿,尚无把握。台地安设电报,于茶商最为得益。李彤恩现与商人议定,如三年内厘金收数不敷,电价由该商人等竭力损助,以成要举。

    (注)按此折并见「文丛」第二七种「刘壮肃公奏议」二五六面,题为「购办水陆电线折」,彼此文字有出入。

    台湾巡抚刘铭传奏拟兴修台湾铁路折(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日)(注)

    窃臣据商务委员已革道员张鸿禄、候补知府李彤恩等禀称:『上年奉委招致南洋各岛贸易闽人来台合办商务以兴地方,当即专函往招。现有南洋新嘉坡、西贡等岛闽商陈新泰、壬广余等复信,佥称俱愿回籍在台湾合办商务。革道等现已集股订购轮船二只,先行开办。惟台湾一岛孤悬海外,当此分省伊始,亟宜讲求生聚,以广招徕。现在贸易未开,内山货物难以出运,非造铁路不足以繁兴商务。查安平、旗后两口限于海涌,自春至秋不便泊船;沪尾一口日渐淤浅,轮船来往候潮,耽搁时日。只基隆一口无须候潮,便于泊船;因距淡水旱路六十里,不便运货。所有各商,不得已于沪尾迁就往来。若能就基隆开修车路以达台南,不独全台商务繁兴,且与海防有裨甚大。现在公款支绌,革道等议集商股承修约需工本银一百万两,将来即取偿于铁路,无庸动用公款。拟具章程数条,陈请酌核办理』等情前来。臣查台湾一岛,孤立海外,现在设立省会,为南洋之屏蔽;必须开浚利源,经费堪以自给,南北防勇征调可以灵通,方能永保岩疆,自成一省。现在办防、清赋以及安设水陆电报,本年内外均可次第竣事。惟于铁路一事,臣知其利,因经费无出,踌躇未敢猝议举办。现据该委员等禀请由商人承修,于公款无关出入,将来坐收厚利,实于台湾大局有裨。所有铁路利益,除便于驿务、垦务、商务不计外,目前之大利有三,请为我皇太后、皇上陈之。

    台湾四面皆海,除后山无须办防外,其余防不胜防。基、沪、安、旗四口,现已购炮筑台,可资守御;其余新竹、彰化一带海口纷歧,万无此兵力处处设守。臣已于奏办台湾善后折内陈明在案。如遇海疆有事,敌船以旱队猝然登岸,隔绝南北声气,内外夹攻,立见危迫。若修铁路,调兵灵便;何处有警,瞬息即至,无虞敌兵由中路登岸:此有裨于海防者一也。

    台湾既经分省,须由中路建设省城,以便控制南北。查彰化桥孜图地方,曾经前任抚臣岑毓英察看地形,可以建省。臣于上年九月复亲往察看,该处地势平衍、气局开展,襟山带海,控制全台;实堪建立省城。惟地近内山,不通水道。不独建造衙署、庙宇运料艰难,且恐建省之后,商贾寥寥,虽有城垣,空无人居。若修车路,商务立见繁盛,于建造各项工程转运之费节省尤多:此有裨于建立省城者二也。

    台北至台南六百余里,中隔大溪三道;春、夏之交,山水涨漫,行人隔绝。大甲、房里两溪,每年必淹毙数十人,急须造桥以便行旅。查大甲、房里、曾文三溪,或宽十里、八里;其次小溪二十余道,或宽百余丈、数十丈不等。大甲溪经前任抚臣岑毓英督修石坝以阻漫流,并未修桥,已费洋三十余万;数月之后,为水冲刷净尽。臣现由上游窄处议修,统计大小溪桥工必需银三十余万两。今该商等承办车路,此项桥工二十余处一律兴修,暂勿论车路之利,公家先省桥工银数十万两:此有裨于台湾工程者三也。

    臣于光绪六年曾经条陈具奏铁路之利,其时风气未开,不无异议;现在开平业经办有榜样,可释群疑。且台湾与内地情形不同,兴修铁路,商民固多乐从,绅士亦无异议。如蒙天恩俯准开办,有裨于台湾大局实非浅鲜;臣无任惶悚待命之至。

    (注)按此折并见「文丛」第二七种「刘壮肃公奏议」二六八面,题为「拟修铁路创办商务折」,彼此文字有出入。「奏议」本并附有「章程」清单。

    台湾巡抚刘铭传奏以林维源督办台湾铁路商务片(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日)(注)

    再,臣查铁路之利,不独目前有裨于海防、建省、桥工三事,将来亦可添一大宗入款以充海防经费。台湾地面窄小,万不能如内地利息之厚;该商人等请以七年归还本利,似可有盈无绌。惟经理必须得人,苦无廉实大员查察会计;将来商人以多报少、任意吞匿,不独无利可余,且恐七年之内铁路工本尚难清偿。查台北府城市面日兴,内山番地土旷人稀,闽、广穷民多有愿来开垦;因轮船水脚过贵,无力渡台。若商务办理起色,即就商局轮船往来香港、厦门之便,运载垦民渡台,由官薄给船资;十数年后,全台均成沃壤,永无番患。惟近年内地招商集股历被欺骗,亏折太多;现在商人搭股,不无疑虑。查内阁侍读学士林维源端谨忠实,为商人所钦信。自奉旨回籍帮办台北抚垦以来,不独抚垦得力,如清赋、抽厘等事均资臂助,其于理财一道尤为精实。如蒙朝廷主持要政,俯准台湾修造车路,可否仰恳天恩饬令学士臣林维源督办台湾铁路商务仍兼办台北抚垦事务,凡遇铁路、商务准由该学士专折奏事,以收实济而专责成之处,出自逾格鸿慈!

    (注)按此片并见「文丛」第二七种「刘壮肃公奏议」二七一面,混于前折之后,彼此文字有出入。

    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奕譞等议奏刘铭传拟兴修台湾铁路并以林维源督办请旨准行折(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

    光绪十三年四月初十日,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刘铭传奏「台湾拟修铁路、创办商务暨恳饬林维源督办」各折片,着总理海军事务衙门议奏。单并发。钦此』。

    伏查台湾孤悬海外,物产蕃盛;非兴商务不足以开利源,非造铁路不足以兴商务。

    该岛南北相距千里,海口纷歧;兵力、饷力,断难处处设守。若修成铁路,调兵灵捷,无虞敌人窥犯,尤属海防百世之利。是以前福建抚臣丁日昌规画台湾折内曾建议须修铁路,因经费无措,迄未果行。今刘铭传招致新嘉坡、西贡各岛闽商回籍合办商务,又劝令由商承修铁路;所需工本银一百万两,将来即于铁路取偿,于公款无关出入:洵为裕国便民起见。折内所陈三大利,均系实在情形。既称该处商民乐从、绅士亦无异议,应请旨准其开办,以裨台防大局。臣等细核单开章程,如台南北应用铁路地价由官筹发,并由官派勇帮同工作、官轮代运木料免算水脚、经过城池街镇停车之处由官修造车房、火车应用收票司事人等官给薪水,统计商人省费已属不少;与津、沽现办铁路全由公司承认者,稍有不同。至其工本银一百万两,分七年归还,周年六厘利息————内有钢条、火车、铁桥等项约需六十余万两,由商在洋厂订购,其价亦分年归还,与该厂议立合同,由官盖印;由商于铁路造成后提脚价九成偿还本利,另以一成并搭客票费一成作为铁路用度各等语。该抚自必与中外商人妥议办法。

    另片又虑该商以多报少、任意吞匿,恐七年内尚难清偿工本,并以内山番地招民开垦均须得人经理,请令内阁侍读学士林维源督办台湾铁路商务仍兼办抚垦事宜,以收实济而专责成。查林维源籍隶台北,乡望素孚;拟请旨准如该抚所奏,令该学士查照现议条规,督饬承办商人委员认真照办,不准稍有滋弊失信之处。凡遇铁路商务应奏事件,应仍由台湾巡抚领衔会同林维源具奏,庶收和衷共得之效。

    台湾巡抚刘铭传奏请改以杨宗瀚督办台湾铁路商务片(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四日)(注)

    再,台湾拟修铁路、创办商务,曾经臣附片奏请内阁侍读学士臣林维源督办;因该学士取与不苟,将来车路脚价期于涓滴归公,不虞中饱。连日据林维源面称:『所办台北沿山垦务新开田园,俱定于本年秋、冬清丈,逐段分界,以便将来陆续升科;宜兰现又有新垦、旧垦争产械斗情事,即宜前往督同官绅清丈:地方宽阔,一时不能竣事。商务、垦务彼此不能兼领,商请奏销铁路商务差使,以免遗误』等情。臣查林维源所办台北垦务,亟须清丈。宜兰八里沙地方,本年三月经林维源督同官绅议开河道,该处可垦田园数万亩,全系平阳膏腴之地;新垦、旧垦争占地界,不时械斗,亟须林维源前往督同官绅清丈分界,以免滋事。所称两处不能兼领,恐系实在情形。铁路、商务现经海军衙门议奏,奉懿旨「依议。钦此」,咨行钦遵前来。据商务委员己革道员张鸿禄、浙江候补知府李彤恩等禀请,称『现由英、德两厂先行订购铁路钢条三百三十里、铁桥二道、火车客车七十具,定于年内到齐。股分银两陆续招集,所欠无几。先由基隆造至彰化,再行接续前进。工程浩大,必须二、三年后方能完工。并请派道员杨宗瀚总办铁路商务,以顺商情』等因。臣查盐运使衔新班先选用道杨宗瀚,以知县于同治元年投效大学士臣李鸿章军营办理文案;随营历保道员、留于河南补用,于光绪十一年报捐海防先选用。其器局开展,办事精实,志趣远大。平时家居,每以「中国之大,不能富强」为恨!经臣函招来台,总办商务,实称其选。惟据杨宗瀚禀称:「现届轮选到班,理应赴部投供」。合无仰恳天恩,俯念台湾分省伊始,事事兴创,需才佐理;饬部注册,准将盐运使衔新班先选用道杨宗瀚留于台湾差遣,差次遇缺即选。俟选缺后,再行送部引见。

    至铁路抽收脚价,为期尚早。现由外洋开来铁路脚价章程,简当详明,丝毫不能舞弊;届时,再由臣妥筹办理。相应请旨开去林维源铁路商务差使,俾其一意帮办抚垦,以专责成而收实效。是否有当,出自逾格鸿慈!

    (注)按此片并见「文丛」第二七种「刘壮肃公奏议」二七二面,混于三月二十日折后。彼此文字有出入。

    台湾巡抚刘铭传奏报添购轮船片(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四日)(注)

    再,台北本有「伏波」、「威利」、「万年清」轮船三艘运载木料、砖瓦,办理各口防务;另有「海镜」兵船,专供澎湖差遣。自「万年清」碰沈后,「伏波」水缸损坏,于二月驶赴马尾船厂修换;台北仅祇「威利」一船,不敷差遣。现在基隆、沪尾并台南安、旗、澎湖等处炮台正在工程紧急之时,需船载运;停工待料,所糜甚巨。适有德国「会剌」轮船一艘因船主急欲返国,在香港减价出售;当即派员勘验,驾驶来台。勘得船长一百七十尺,机器船身甫用六年,均属坚固,需价银二万六千余两;虽较「威利」短二十余尺,而船身稍阔,较购「威利」价值尤廉。起锚、起货机器俱全,运载料件尤为便捷。当经山打士行洋人说合购妥,其价银仍由捐输项下拨给,取名「威定」,以资应急。拟俟「伏波」修竣及外洋所购电线轮船到台之后,再由臣酌照原价拨归商务局应用,似于公项并无糜费,藉可暂资差遣。

    (注)按此片并见「文丛」第二七种「刘壮肃公奏议」二五三面,彼此文字有出入,「奏议」本并作「十三年五月」具奏。

    台湾巡抚刘铭传奏裁撤「伏波」轮船管队等员役并酌减各项薪粮片(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初三日)(注)

    再,查「伏波」轮船自马江捞起修理后,即经署船政臣裴荫森奏明拨归台湾差遣,所有薪粮亦归台湾给发。该船到台数月,即据管驾林承谟屡称「水缸渗漏,非加修换不能行驶」等因;当经臣于本年二月咨送回厂勘验修理,并于购买「威定」轮船案内声明在案。兹准署船政臣裴荫森咨称:『查「伏波」船自同治九年落成,至今阅十余年之久。上年捞起,权行修补,未及换造水缸;究竟铁质渐薄,日见渗漏,必须改换新缸。其余船身、轮机亦多朽坏,均宜酌量修补。现已饬厂一律修竣,共需经费银一万四千四百八十九两二钱六分五厘;除各匠工价银五千八百九十八两二钱一分六厘自由船厂造销外,其新换水缸及各项料价库平纹银八千五百九十一两四分九厘,请由台湾照数解还,以清款目』等因前来。臣查闽厂代修台湾轮船,前经议明由厂出工、由台发还料价。据开报料价银八千五百九十余两,当饬善后局照数解还。惟「伏波」轮船船身既旧、用煤尤费,全船开支每月须银一千九百余两;徒有兵轮之名,毫无实用。台湾孤悬海外,办防分省运载一切料件,调遣南北兵勇,需船孔亟。此种兵轮,养之不能得力,弃之又无船可用;惟有裁减冗费,以免虚糜。所有该船管队一名、正管炮一名、副管炮勇二十四名、正号手一名、副号手一名、鼓手一名、医生一名,经臣于本年八月初一日一并裁撤;并酌减各项薪粮,每年可节省银八千余两。

    (注)按此片未见「刘壮肃公奏议」。

    台湾巡抚刘铭传奏将台北设立机器局购买外洋机器等项价银开单呈览片(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初三日)(注)

    再,前准部咨:「各省购买外洋枪炮军火等项,应将数目、物件、价银先行奏咨立案,方准造销」;自应遵照办理。兹查台北设立机器局制造枪炮、子弹,应需机器模子、铜片各料件,先后委员分投采购;其已经购运到台机器模子、铜片各料件及添购洋枪、药弹连同船价、行用、保险各项,或以洋圆合银、或以英镑合银、或以规圆合银,均系据实折合,共计银八万四千一百一十二两六钱八分零二毫。请照部章先行开单详请奏咨以符定案等情,由善后局司道具详前来。臣复核无异。

    附清单

    谨将台北设立机器局购买外洋机器等项件数,开具清单,恭呈御览。谨开:

    一、购洋水龙一椇,价洋一百四十圆。

    一、购自来水机器全副,价洋二千圆。

    一、购黎意新造码子床一架,价洋九百九十圆。

    一、购黎意、毛瑟小机器各一百一十八件,价洋一千圆。

    一、购哈乞开司、士乃打小机器各五十九件,价洋五百圆。

    一、购顶上生菜油一百四十四瓶(每瓶价洋三圆八角)、中等二百四十四瓶(每瓶价洋二圆六角)、次等五箱(每箱价洋二十四圆),共洋一千三百零一圆六角。

    一、购粗细砂布二千二百二十打(每打价洋二角四尖)、砂砖二百块(每块价洋六尖),共洋五百四十四圆八角。

    一、购白棉纱一十包(每包价洋三十九圆)、纱布头三百磅(每磅价洋一尖一瓣),共洋四百二十三圆。

    一、购磺强水一百六十四磅(每磅价洋一角二尖五瓣)、盐强水四十磅(每磅价洋五角)、硝强水一百磅(每磅价洋四角),共洋八十圆零五角。

    一、购红丹粉五罐(每罐价洋二圆二角五尖)、白漆五罐(每罐价洋一圆七角)、白漆油五十桶(每桶价洋二圆)、生漆油四桶(每桶价洋四圆五角),共洋一百三十七圆七角五尖。

    一、购洋火油三十箱(每箱价洋一圆六角四尖)、火酒三十磅(每磅价洋四角),共洋六十一圆二角。

    一、购松香水四箱(每箱价洋六圆七角五尖)、洋胰三千磅(每磅价洋六尖五瓣)、硼砂四十斤(每斤价洋二角五尖),共洋二百三十二圆。

    一、购焊锡五磅(每磅价洋五角)、点铜锡二十斤(每斤价洋二角五尖),共洋七圆五角。

    一、购六寸口虎钳二把(每把价洋一十七圆零一尖)、手用小老虎钳四把(每把价洋七角五尖)、化铜洋泥罐四个(每个价洋六圆),共洋六十一圆零二尖。

    一、购一分径圆铁丝二十斤(每斤价洋八尖)、三分径圆钢条一十根(每根价洋一圆八角六尖)、二周半分径圆铁丝五斤(每斤价洋八尖),共洋二十圆零六角二尖。

    一、购棕刷十打(每打价洋一圆四角)、一磅钢榔头一十把(每把价洋八角)、磨刀石一块(价洋五元),共洋二十七圆。

    一、购炭一万二千斤(每百斤价洋一圆二角),共洋一百四十四圆。

    以上共享洋七千六百七十圆九角九尖,每圆洋平以七三折合库平银五千五百九十九两八钱二分二厘七毫。

    一、购刨木床机器一副,英银一百镑。

    一、购笋木头机器一副,英银一百二十镑。

    一、购锤床并锯五把,英银二百一十镑。

    一、购五寸口径至十二寸口径炮用开花硬铁弹内膛模子机器一十二副,英银五百镑。

    一、购硬铁弹机器一十二副,英银二百七十五镑。

    一、购各种翻砂铁箱机器四十八对,英银二百七十五镑。

    一、购各种弹子钻眼机器一副,英银三百八十三镑。

    一、购磨各种弹子合度机器一副,英银二百四十五镑。

    一、购压各种弹子铜箍在位机器一副,英银三百七十五镑。

    一、购各种弹子铅螺丝弹盖机器一副,英银一百二十七镑。

    一、购各种弹子头、二次撞火及合成钻眼各车床机器七副,英银五百八十九镑。

    一、购各种撞火铜帽装白药及钻眼手板各机器四副,英银四百镑。

    一、购压水大力装大小各种弹匣机器二副,英银一千四十镑。

    一、购弹子内膛钢模信子机器二百个,英银八十镑。

    一、购各种机器钻刀全套,英银一百五十镑。

    一、购各种机器上下皮条、地轴、汽管、轮轴全副,英银二百五十镑。

    一、购运动飞轮汽机及锅炉全副,英银三百镑。

    以上共享英银六千零八十九镑,每镑四两四钱合规平银二万六千七百九十一两六钱,每百两一零九六折库平银二万四千四百四十四两八钱九分零五毫。

    一、购枪子壳铜片二百担(每担价银三十两),共规银六千两。

    一、购新式黎意连响兵枪三千杆(每杆价银一十三两五钱)、皮带三千条(每条价银一钱五分),共规平银四万零九百五十两。

    一、购黎意枪子六十万粒、后膛快枪子一万五千粒(每千粒各价报银一十五两),共规平银九千二百二十五两。

    一、支给盘运川资、运费等项规银四千七百零六两八钱八分零四毫。

    一、支给洋人保险、行用各款规银一千四百九十五两四钱七分九厘四毫。

    以上共享规银六万二千三百七十七两三钱五分九厘八毫,九五折实规平银五万九千二百五十八两四钱九分一厘八毫一丝,每百两一零九六折库平银五万四千零六十七两九钱六分七厘。

    以上统共合库平银八万四千一百一十二两六钱八分零二毫。

    (注)按此片并见「文丛」第二七种「刘壮萧公奏议」二六三面,题为「采购机器模片等件银钱数目附奏片」,彼此文字有出入。「奏议本」缺清单。

    台湾巡抚刘铭传奏基隆煤矿收回官办片(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初二日)(注)

    再,查台湾基隆煤务,从前每年开支银十万两,积成漏卮。自法人滋事后,煤矿毁坏,乏煤应用;曾经商人张学熙禀请承办,于光绪十二年正月经臣附片奏明在案。嗣因该矿积水过深,张学熙无力购办机器,仅自人力开办数月,亏折本银数千;力不能支,禀请退办。臣因煤炭系必需之物,不能废弃不办;当商同南洋两江督臣曾国荃、署船政臣裴荫森并台湾各凑本银二万两,委派补用知府张士瑜招集商股六万两,共合成本银十二万两,于本年正月开局试办;如有成效,再行广招商股、收回官本,以期官商轮船来往不至有乏煤之患。自春至冬,经张士瑜添购机器、雇用洋匠,抽干矿中积水,规模已具。每日可出煤百吨,核计出售价值,仅可勉支局用,毫无利息。推原其故,皆由煤炭出矿之后运至基隆海口,水道风浪过大,驳船难驶;旱道有山路十余里,运脚太重,非造铁路以利转运,煤务不能获利。查矿局官商原本十二万两,办理机器、工程尚形竭蹶,实无力再办铁路;禀请由官收回煤务另行设法筹办,以免日久亏折愈多等情,由知府张士瑜具禀前来。

    臣查闽洋官商轮船并船政、制造各局,专恃基隆煤炭;且台南、北铁路办成,更需煤用。现在工程已有十分之九,以后亦无需再添资本,未便停止不办。商人惟利是视,既知无息可图,自难强令入股;应将矿务仍旧由官收回,自本月初一日接办。所有商本银六万两并船政原本银二万两,暂由台湾于上年捐输存余项下筹拨归还;经臣另行饬派洋人玛体荪监督工程,仿造商办章程,以杜弊端。再,由铁路公司由八斗煤矿分接车路一道直通基隆码头,以便运售迅速。将来全台铁路告成,销路日广,利息日厚,仍旧招商接顶;纵不能收回原本,庶不致全行亏折,以免积久又成漏卮:于地方商务不无裨益。

    (注)按此片并见「文丛」第二七种「刘壮肃公奏议」三五一面,题为「官办基隆煤矿片」,彼此文字有出入。

    台湾巡抚刘铭传奏台湾水陆电线告成援案请奖折(光绪十四年五月初五日)(注)

    窃台湾购办水陆电线,经臣于光绪十二年八月间奏明在案。嗣因海线取道厦门,海程不便;改由台北沪尾接达福州之川石,海程较多五、六十里。复经勘议,如购水线价银五千两。因地隔海外,需用中外材料,不能依期运齐;十三年三月,甫将基隆、沪尾合至台北两线动工。八月,怡和洋行承办水线,装由「飞捷」水线轮船到台;经臣委员验收,随即驾驶勘量海道,将川石至沪尾水线安放,福、台两省先行通报。续至澎湖放线,抵台南之安平口。时陆路已先勘明,于十一月间由台南接办陆线,取道彰化,迤逦而北;十四年二月初一日,与台北之基隆、沪尾两线接通。臣以闽海暗礁太多,台南北山径崎岖、溪流横截,线条线杆均须格外坚牢;复饬原办委员往返周巡,妥为安插。现自开报之后,一律完固。统计水陆设线一千四百余里,分设川石、沪尾、澎湖、安平水线房四所;除台南安平、旗后原设报局三处外,添设澎湖、新化、台北、沪尾、基隆报局五处。一切材料、机器、水线、轮船、木杆工程、勘路、转运、洋匠薪水路费、开局经费,共银二十八万七千余两。除怡和原订线价分三年归还尚有十二万两未付外,原奏动拨百货厘金一款,自光绪十二年六月至十三年六月已据报解银六万七千九百余两,其余暂由海防经费项下挪垫;业饬承办委员速将所用数目分晰开单,并取水陆巡护修理暨各报局支销经费章程详咨立案。仍俟线价付清并厘金银两解足三年,综核赢绌再行报销:此台湾水陆电线竣工之大略情形也。

    臣查电报关系海防洋务,各省办理出力人员蒙恩准照异常劳绩给予奖励在案。此次台湾安设电报,事同一律;而水线悬放海底,各该委员督率匠役出没惊涛险浪之中,并无损失虚糜,工程悉臻稳固,较之河工抢险情形无异。且使海外孤悬之地,与内地息息相通,其有裨于海疆者尤大。所有在事尤为出力人员,三品衔浙江补用知府李彤恩,拟请以道员仍留原省补用;东、河掣省补用知府丁达意,拟请以道员仍归山东、河南掣省补用;提举衔候选通判刘竺保,拟请以直隶州知州不论双、单月尽先选用;〔尽用选用县丞俞书祥,拟请以知县不论双、单月尽先选用;指分福建试用从九品林清漪,拟请以县丞不论双、单月选用〕。其余在事出力弁勇,可否准由臣择尤请给外奖以示鼓励之处?出自逾格鸿慈!

    (注)按此折并见「文丛」第二七种「刘壮肃公奏议」二五八面,彼此文字有出入。

    台湾巡抚刘铭传奏报造成机器局、军械所及大机器厂尚未蒇工折(光绪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注)

    再,台湾先后购买后膛洋枪一万余杆,各种弹子不自仿造,用尽则枪即废弃;且孤悬海外,有事运济艰难。机器局厂工程虽较繁重,为善后计,不能不急筹兴造。光绪十一年由两广督臣张之洞代购制造枪弹机器一副,经臣饬令记名提督刘朝干会同淡水县知县李嘉棠在台北府城北门外购买民田共积方三千八百九十丈七尺八寸,用契价银一千六百八十两八钱一分七厘,并饬刘朝干砌筑基址,分赴内地采办木材,督匠起造机器局厂。自十一年六月兴工、至十二年二月讫工,计建成正、侧各屋并小机器厂一百一十七间,连同筑墙、浚井、砌路、开沟、填河需工料银二万三百二两五钱四分六厘七毫。台北军械无处存储,即就偏西地方建造军械所;自十一年八月兴工、至十二年三月讫工,计造成大小房屋共七十三间,需工料银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二两七钱八分二厘五毫。尚有制造各种炮弹大机器厂汽炉房、洋房、打铁房工程较大,未能同时并举;续经兴造,尚未蒇工。本拟俟全局造齐一律奏报,兹奉部行「已竣工程期限造销」,机器局、军械所既经造成,自应将用过各工料银数先行截清奏咨立案,汇案造册报销。其未竣工之大机器厂等项,另行剔归后案办理,以清界限。据善后局司道详请奏咨立案前来,臣覆核无异。

    (注)按此折并见「文丛」第二七种「刘壮肃公奏议」二六五面,题为「奏报造成机器局、军械所并未成大机器厂折」,彼此文字有出入。

    台湾巡抚刘铭传奏报查明台湾未奉新章以前定购外洋机器料件缘由片(光绪十四年七月初八日)(注一)

    窃准户部咨覆:『台北设立机器局应需机器各料件用过银两开单奏报一案,查外省购买外洋机器在奏定新章以前者,原准自行购买;若在奏定新章以后者,即应遵照新章听候海军衙门暨户部核定,不得擅自定议。今台湾所购机器等项是否在新章以前?饬查定购年月日期,项目报部核办』等因。即经行局将前次奏报购买机器、枪弹等项原定年月,分晰开单详咨;并于本年二月臣「奏请定章」折内声明饬查未奉新章以前所购外洋军火料件年月日期,速行补报(注二)各在案。兹据军械所、机器局将光绪十二年八月十六日台地未奉新章以前定购机器料件共价库平银五万六千四百三两三钱二分一厘三毫六丝七忽六微,声明原定年月日期补报,由善后局司道核详奏咨前来。

    臣查前项机器料件,既系未奉新章以前业经购定,自应赶紧截清,补行奏报。以后如需何项机器,凡向外洋采购者,无论巨细,先行开列清单,详咨核准,再行定购,以符新章。除饬将所购各项归案造销并另单咨呈海军衙门暨咨户、工部外,所有查明台湾未奉新章以前定购外洋机器料件缘由,理合恭折奏报。

    再,炮台兵房工程已用外洋铁水泥三万六千桶,亦在未奉新章以前;先经臣于「奏请续购」案内声明,饬局详请补咨。

    (注一)按此片未见「刘壮肃公奏议」。

    (注二)按「奏请定章」折见「奏议」(「文丛」本)二六二面,题为「请饬部定外洋购料章程折」。

    台湾巡抚刘铭传奏台湾铁路改归官办折(光绪十四年十月十六日)(注)

    窃照台湾兴造铁路,前经海军衙门议准,奏奉懿旨「依议。钦此」。遵经饬据商务委员已革道员张鸿禄、浙江候补知府李彤恩订由英、德两厂购办铁路钢条三百三十里、大小铁桥十一道、火车客车七十具,先由基隆造至淡水,再行接续前进;由臣改派道员杨宗瀚总办,议定地价、车房、码头归官承办并拨营勇代做工程:于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奏明在案。

    当时勘定台南、北六百余里,除地价、车房、码头、土工外,估价银一百万两。惟淡水至基隆山河夹杂,须挖山洞九十余丈,大小桥梁一百二十余座,穿山渡水、挖高填低,工程浩大。各军因修筑炮台、剿番剿匪,无暇代修,均由商局雇夫兴办。现将基隆六十里修造平坦、铺成铁条三十里,年外可以完工;共计夫价、桥梁,已费银十九万两。查李彤恩等招集商股一百万,其时创议皆以铁路利厚,两月之间即招股七十万,收到现银三十余万。复经各商议购快船二只,价银三十六万两,以辅铁路之不足。自工师到后,细勘工程,统计土工需银三十余万两,营兵无暇代修,各商观望;需用经费,李彤恩禀请由臣挪用,陆续借支银二十万两。所有铁条、火车、铁桥,均经臣议立合同,由外洋购办,分年归还,本年头批已给银十万两。李彤恩勇于任事,商民信服;拟俟基隆六十里最大工程告竣后,再行招集股分。不料李彤恩于九月病故、杨宗瀚因病假归,经臣委员督修。据各商禀请归官自办,已缴现银三十余万,愿留快船两只作抵等情。臣查台湾铁路办成,不独利商便民,且于海防大局有裨;故臣费尽经营,创议兴办。今商股既已观望不前,承办委员或死或病;若听其中止,不独已费公款无所着落,且购到铁条、铁桥、车辆、木料弃置可惜!臣饬工师详细勘估,究竟需费经费若干?据称通盘核算,基隆至彰化每里合银三千两、彰化至台南每里合银二千五百两,计地价、土工、车房、码头四项需银六十余万两;核之原估百万数目相符,较之开平铁路工倍而价廉。现在基隆至淡水山路六十里不日完工,其余除大甲溪之外,别无大工。臣拟尽购到铁条办至彰化,然后再行量力进止。惟经费无出,臣同藩司邵友濂筹商至再。惟有自本年秋季以后闽省每年协济银四十四万两计至十七年春季止,尚存未解银一百零四万两。此项本拟节存备充建省分治经费,现在分治虽然在急,工程浩大,尚非一时所能猝办;拟请暂将此款挪抵车路应用。俟竣工后,所收脚价即行陆续归还成本,办理分治;官项固不致丝毫落空,商股有快船取利,亦未受累。将来不独有裨于海防,即建省分治工程,有铁路运载木石砖瓦,省费甚多,竣工亦速。

    (注)按此折并见「文丛」第二七种「刘壮肃公奏议」二七三面,题为「台路改归官办折」,彼此文字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