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上来透口气最新章节!

    回到郊区时,我的心情突然变了个样。

    我突然想到————在那之前根本想都没有想到过————希尔达有可能真的病了。

    你看,这就是环境的影响。在下宾菲尔德时,我绝对是想当然以为她没事,只是没病装病,好骗我回家。当时我这样想似乎很合理,也不知道为什么。可是我等开车进入西布莱奇里时,包围着我的赫斯派莱兹住宅区像座红砖墙的监狱,事实上它就是座监狱。当时,那些习惯成自然的想法又出现了,我又有了星期一早上时的感觉,一切看来都惨淡没劲。我明白了像我那样,在过去五天里所干的事真是荒唐到了操蛋的程度。什么溜到下宾菲尔德试着想找回从前,还想着一大堆预见前景如何的瞎扯淡。什么前景!前景跟像你我这样的伙计有何关系?保住工作————这就是我们的前景。至于希尔达,就算炸弹往下掉,她还会操心黄油多少钱一镑呢。

    突然,我也明白了我真是个笨蛋,蠢到以为她会做那种事。寻人启事当然不是骗人的!还真的以为她有那种想象力呢!这是件确凿无误的事实。她根本没装病,而是真的病了。哎呀!这会儿她说不定正痛得要命地躺着呢,甚至可能已经死了,我想到的只有这两种可能。这个想法让我全身心感到极度惊怕,感到阵阵瘆人的寒意。我在艾里斯米尔路上横冲直撞,车速几乎达到四十英里。不像往常那样把车开进锁着的车库里,而是停在房子外面就跳了下来。

    你会说了,我毕竟还是很爱希尔达的对不对?我不知道你说的很爱是什么意思。你很爱自己的脸庞吗?大概不,可你不能想象没了脸庞,它是你的一部分。我对希尔达就是这种感觉。平白无故时,我看都不想看到她,可是想到她可能死了,甚至是她正忍受痛楚,就能把我吓得浑身发抖。

    我摸索着掏出钥匙,打开门,扑面而来的,是熟悉的旧雨衣气味。

    “希尔达!”我喊着,“希尔达!”

    没人搭腔,有一会儿,我喊着“希尔达!希尔达”时,周围一片静悄悄,我的背上冒出冷汗。也许他们已经用车把她送到医院————也有可能在这间空屋的楼上,躺着一具尸体。

    我开始冲上楼,可就在同时,两个孩子穿着睡衣从他们位于楼梯平台两边的房间里出来了。我想那会儿有八九点钟————反正天开始黑透了。劳娜的手抓着栏杆。

    “噢,爸爸!噢,是爸爸!你干吗今天回来了?妈妈说你到星期五才回来。”

    “你妈妈呢?”我问。

    “妈妈出去了,跟威勒太太一起出去了。爸爸,你干吗今天回来了?”

    “这么说你妈妈没病?”

    “没有,谁说她病了?爸爸!你去过伯明翰了吗?”

    “对,现在回床上睡觉吧,会着凉的。”

    “可是你给我们的礼物呢,爸爸?”

    “什么礼物?”

    “从伯明翰带给我们的礼物呀。”

    “明天早上再看吧。”我说。

    “噢,爸爸!今天晚上给我们看看不行吗?”

    “不行,别废话了,回去上床睡觉,要不给你们两个都揍一顿。”

    这么说她到底是没病,一直在骗我啊。那会儿我真的不知道该高兴还是伤心。我转身看着前门,进来时我没有关上。那不是吗,活生生的希尔达正从院子的小路上走过来。

    我就着最后一丝余晖看到希尔达向我走来。想来奇怪,不到三分钟前,我正处于魂飞魄散的状态,背上真的有冷汗冒出来,也就是想着她可能死了的那会儿。是啊,她没死,还是那副老样子。肩膀瘦削的希尔达,脸上一副焦急样,还有煤气账单、学费、雨衣味、星期一去上班————回来所有要面对的,就是这些一成不变的现实,波提欧斯老先生会说那是“永恒的道德准则”。看得出,希尔达那会儿脾气不是太好。她瞟了我一眼,她心里有想法时,就会那样看我,比如说黄鼠狼之类的瘦小动物也有可能那样看人。但是她看到我回来,没有显得吃惊。

    “哦,你回来了是吧?”她说。

    我回来了,这显而易见。我没有搭腔,她也没有要亲吻我的样子。

    “晚饭没有给你准备什么。”她马上又开口说。这就是希尔达的本色所在,总能在我刚踏进房门时,说出些让人觉得没劲的话。“我没想着你今天会回来,你只能吃面包和奶酪————可是我想家里没有奶酪了。”

    我跟着她走进家里,走进雨衣的气味中。我们进了客厅,我关上门并打开灯。我想好要先开口,知道要是我一开始就说硬话,事情就会好办。

    “喂”,我说,“你跟我耍那套把戏到底是他妈什么意思?”

    她刚把她的包放到收音机上,有一会儿,她看样子真的吃了一惊。

    “什么把戏?你什么意思?”

    “发布那个寻人启事!”

    “什么寻人启事?乔治,你到底在说什么?”

    “你想跟我说你没有发布寻人启事,说你病得很重吗?”

    “我当然没有!我怎么会?我又没病,干吗我会那样做?”

    我开始向她解释,可是几乎就在我开口之前,我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完全是误会。我只听到寻人启事的最后几个词,显而易见,另有希尔达·保灵其人,我想如果在电话号码簿上查这名字,会查到几十个。这不过是时常发生的一次蠢不可及的误会而已,我还高估了希尔达,以为她有点儿想象力呢,事实上她半点儿也没有。整个事件的高潮,就算是那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当时我以为她死了,发现我还关心她,然而现在都烟消云散。我在解释时,她看着我,从她眼睛里,我看得出就要有麻烦了。接下来她开始问我,用的是我称之为三档的声音。你可能以为那是种恼火和唠唠叨叨的声音,而实际上语气沉静,还有些警惕。

    “这么说你在伯明翰的旅馆里听到寻人启事了?”

    “对,昨天晚上,从国家广播电台听到的。”

    “那你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伯明翰?”

    “当然是今天早上。”(我心里已经把行程计划了一番,以备在需要时,扯个谎搪塞一下。十点钟离开,在考文垂吃午饭,在贝特福德122用下午茶————全都合计好了。)

    “这么着你昨天晚上就以为我生了重病,可是直到今天早上才动身,是吗?”

    “可是我跟你说我原来以为你没生病,不是解释过了吗?我还以为不过是你又耍了个把戏而已,当时听起来很他妈像是那样。”

    “你到底是开路了,我倒真的感到很意外呢!”她说话很带刺,让我知道她还有更多的话要往下说,可她的声音倒是变得更平静:“这么着你是今天早上离开的,对吧?”

    “对,我离开时是十点钟左右,在考文垂吃的午饭————”

    “那你怎么解释这个?”她突然冲我喊道,同时,她一把扯开她的包,掏出一张纸。她拿着它,好像那是张假支票什么的。

    我感觉好像有谁瞅冷子揍了我一拳,我早该想到了!她还是查获了我,那就是证据,案底。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只知道它证明了我是跟某个女人外出的。我一下子泄了气,而之前一刻,我还在威吓她,装出恼火的样子,就因为我无缘无故被从伯明翰拽了回来。这会儿她突然转守为攻,控制了局势,不用你提示,我也知道我当时什么样,我浑身上下都用大字写满了有罪————我知道。可我根本无罪!但这是种习惯,我习惯了是做错的一方。跟你打一百镑的赌,我那会儿连答话时,都不免带着犯了错的样子,我回答道:

    “你什么意思?你拿出来的是什么?”

    “你看了就知道了。”

    我接过来。那是封像是一家公司或律师行寄来的信,我注意到上面的地址跟鲁堡特姆旅馆在同一条街。

    “亲爱的太太,”我读道,“参照刚刚收到的您于十八日写的信,我们认为一定是您弄错了。鲁堡特姆旅馆两年前就关门了,改成了一座办公楼。此地没有一处与您丈夫所说的那处旅馆相符。可能————”

    我没再往下读,一下子就全明白了。这件事我做得有点儿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过还有微弱的希望————桑德斯这小子可能忘了寄我那封写着寄自鲁堡特姆旅馆的信,那样的话,我还可能厚着脸皮混过去,可是希尔达马上连这点儿希望都给掐灭了。

    “怎么样,乔治,你看到信里是怎么说的?你走的那天,我往鲁堡特姆旅馆写了一封信————噢,只是封短信,问他们你是不是已经到了,你猜我得到的是个什么信儿!根本没有什么鲁堡特姆旅馆!而且我收到了你在同一天,从完全是同一间邮局寄来的信,说你在旅馆里。我想你是叫什么人帮你寄的吧。这就是你在伯明翰干的事!”

    “可是你看,希尔达!你全搞错了,不是你想的那样,你不明白。”

    “哦,没错,我明白,乔治,我明白得一清二楚。”

    “可是你听着,希尔达————”

    根本没用,这不用说,碰上的是秉公执法的警察。我甚至不敢看她的眼睛,我转身想出去。

    “我要把车开进车库。”我说。

    “哦,你别,乔治!你别想就这么脱身,你得待这儿听我要说给你听的话,拜托了。”

    “妈的!我总得把车灯打开吧,是不是?已经到了汽车必须开灯的时间,你不是想让我们给罚款吧?”

    听到这里,她让我走了。我出来把车灯打开后又进了屋,她还站在那里,活像一尊凶神,她面前的桌子上是那两封信,我的和律师行的。我胆子壮了些,又试了一次。

    “听着,希尔达!你对这件事理解得根本不对头,我都可以跟你解释。”

    “乔治,我肯定不管什么你都能解释,问题是我会不会相信。”

    “可是你在妄下结论!哎,你怎么会想到给旅馆写信?”

    “那是威勒太太的主意,结果看来是个很不错的主意。”

    “哦,威勒太太,是吗?这么说你不介意让那个贱女人搅和进我们的私事,是吗?”

    “我还求之不得呢,还是她提醒我你这星期会去干吗的。她说她好像有感应,现在你也知道,她说对了。她对你很了解呢,乔治。她以前的丈夫跟你简直一模一样。”

    “可是希尔达————”

    我看着她,她的脸色开始变得有点儿发白,这是在她想着我跟别的女人在一起时,会表现出的样子。别的女人,是就好了!

    哎呀!往后的日子我看得可是够清楚的!你也知道会是怎样。难听话唠唠叨叨,随时撒气,光是这样就要几星期时间。然后当你以为已经偃旗息鼓时,又扔来几句恶毒的带刺话。每顿饭总是做得晚,孩子们想知道这都是怎么回事。但真正让我泄气的,是那种精神上的走投无路,就是处于想找到去下宾菲尔德的理由却找不到的情形,这是此时最要我命的。我就是花一星期给希尔达解释我为什么去下宾菲尔德,她还是永远理解不了。在这里,艾里斯米尔路上,到底有谁能理解?哎呀!说到底,我理解自己吗?我对整桩事情越来越没把握。我为什么要去下宾菲尔德?我真的去了那里吗?此时的气氛下,这些只是显得毫无意义。在艾里斯米尔路,除了煤气费账单、学费、煮卷心菜和星期一的上班,其他全是虚的。

    再试一次吧:

    “可你听着,希尔达!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可你完全搞错了,我发誓是你搞错了。”

    “哦,不是吧,乔治。要是我错了,你干吗要跟我扯谎?”

    这件事还没个完,这不用说。

    我来回踱了几步,旧雨衣气味很浓。我干吗要出那样一趟门?既然明白了前尘往事都无关紧要,以前我怎么会为那些操心?不管我可能有过什么动机,现在却几乎完全想不起来。下宾菲尔德旧的生活方式、战争和战后,希特勒,斯大林,炸弹,机关枪,领食物的队伍,胶皮警棍————这些都正在被我忘掉,全是。除了旧雨衣气味中的这场俗气而又等而下之的吵架,什么都不存在。

    最后再试一次吧:

    “希尔达!你听我说一分钟,好吧,你不知道我这星期去哪儿了,是吗?”

    “我不想知道你去哪儿了,我知道你干了什么事,这就够了。”

    “可是他妈的————”

    完全没用,当然如此。她已经认定我有罪,就要告诉我她认为我是什么人了。这可能要花上她几个钟头,之后还有更多麻烦源源而来,因为她很快就会猜度我怎么会有钱去这一趟,然后会发现我有十七镑私房钱。不到夜里三点,这场架结束不了,没理由不会这样。不用再扮什么清白无辜受伤害的样子了,我只能想出一套最容易让她接受的说法。我在心里研究出三种选择,即:

    A.原原本本告诉她我都干吗了,想办法让她相信我。

    B.祭起失忆的老法宝。

    C.让她继续以为有那么一个女人,任她发落。

    可是,真他妈的!我知道该选哪种就好了。

    [1] 英石(stone),英制重量单位,相当于14磅,因此主人公体重为196磅,即90公斤左右(1磅=0.454公斤)。

    [2] 在生孪生胎时会发生额外费用,故有此险种。

    [3] 品脱及夸脱均属英制度量单位,1品脱=0.568升,1夸脱=1.136升。

    [4] 佐格国王(1895-1961),阿尔巴尼亚国王,1928-1939年在位。

    [5] 此处的名字是房主为自己的房子起的名字,后3处原文为法语。

    [6] 指源于希腊神话、象征丰饶的羊角。

    [7] “美妙风景”原为法语Belle Vue,其中Belle(美的)与英语中bell(钟)字形接近,故有此写。

    [8] 奥利佛·哈代(1892-1957),美国喜剧电影明星。

    [9] 克里彭案(1910年),H.H.克里彭医生被控于1909年毒死妻子并分尸,后被判处绞刑;

    塞顿案(1911年),F.H.塞顿被控毒死房客并侵占其财产,后被判处绞刑;梅布里克太太案(1889年),弗洛里·梅布里克被控投毒谋杀丈夫詹姆斯·梅布里克。弗洛里·梅布里克被判绞刑,后改判终身监禁,最后被关押15年后释放。

    [10] 用小牛头或小牛肉等加香料能作成假甲鱼汤。

    [11] 蓖麻油有泻肚的作用,因此可被用作折磨人。

    [12] 一种穿戴在上装衣领外面的白色硬宽领,以前伊顿公学学生常戴此领,故有此名。

    [13] 指《圣经·旧约》中的《诗篇》第135首。根据《圣经·旧约》,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是在先知摩西率犹太人出埃及后与犹太人交战而死的两个国王。佐格国王(King Zog)中的Zog与Og(噩)押韵,因此使“我”产生了联想。

    [14] 此处指前面的“和”(and)中的d和后面的(巴珊王)“噩”(Og)连在了一起,成为dog(狗)。

    [15] 亚设,《圣经·旧约》中的人物,为雅各之子,后为以色列人的一支;在古以色列王国时,但和别是巴一个在北,一个在南。

    [16] 此处似指《圣经·旧约·撒母耳记下》中的几段记述。

    [17] 示每是跟随摩西出埃及的利未人革顺的儿子,尼布甲尼撒(公元前630?——公元前562)是巴比伦国王,亚希多弗是以色列大卫王的谋士,哈示巴达达不详,疑为作者笔误。

    [18] 约瑟夫·张伯伦(1836-1914),英国政治家,原为自由党统一派领袖,后任保守党殖民大臣,推行扩张政策,挑起南非战争,倡议保护关税和帝国特惠税制。

    [19] 据《圣经·旧约·约拿书》记载,约拿是上帝的仆人,曾被派往尼尼微城传达信息,但约拿想躲避,上帝为了惩罚他,让一条大鱼吞下约拿,约拿不断祷告,大鱼又将约拿吐到海滨的沙滩上;根据《圣经·旧约·但以理书》中记载,此三人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王委派管理以色列人事务的三个以色列人,由于他们不敬巴比伦人的神,被投进火窑中,但三人毫发无损。

    [20] 1603年以后,英王室的纹章中,右为一雄狮,左为一独角兽,两兽均立起前肢,扶持中央的盾形纹章。

    [21] 即英布战争,也叫“南非战争”,指英国对南非布尔人的战争。布尔人是南非荷兰移民后裔,19世纪在南非建立奴役黑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1899年英国人发动战争,布尔人战败,战争于1902年结束。

    [22] 牛津郡在英格兰中南部。

    [23] 月桂油香水主要用于剃须后润肤,用朗姆酒(或酒精和水及其他油)兑月桂叶提取出的油制成;拉塔其亚烟草为产于拉塔其亚(现位于叙利亚)的土耳其烟草。

    [24] 指当时的英国军装。

    [25] 英国在1534年以前尊奉天主教,受制于罗马教延。1534年,为加强王权专制统治,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以罗马教皇不准其与王后西班牙公主卡瑟琳(原系亨利八世的寡嫂)离婚为由,在英国推行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在他的授意下,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确立圣公会(亦称安立甘宗教会)为英国国教,但仍保留天主教会的主教制、重要教义及仪式;确立英王为英国国教会最高首脑,从而提高了王权对教会的权威,摆脱了罗马教廷的制约。英国民族教会始告确立。玛丽一世在位其间(1558-1603)极力反对宗教改革,残酷迫害英国国教的新教徒,强行恢复天主教,激起社会普遍不满。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即位后,于1559年重新确立圣公会为国教。(江苏教育出版社《西方典故》,李忠清主编)

    [26] 细红线指的是克里米亚战争期间1854年10月25日巴拉克拉瓦战役中英军所采取的战术。当时英军着红色军装,排成两横排迎战俄国的哥萨克骑兵,如同两条细红线。后以此代指以少对多的坚毅态度。

    [27] 炮弹和蛤(贝)壳都是一个词shell。

    [28] 马非京,南非北部的一个镇,布尔战争中1899至1900年被布尔人围困217天,后解围。

    [29] 克鲁格(1825-1904),南非政治家,曾任德兰士瓦省省长。

    [30] 维琪,即维多利亚一世女王(1819-1901),1837-1901年在位期间加紧向外扩张,建立庞大的殖民地,工商业亦迅速发展,有史学家认为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31] 威廉·格拉斯顿(1809-1898),1868年至1894年间担任过四届英国首相。

    [32] 白人的责任,即所谓白人应将其文明带给落后民族的责任,出自英国作家吉卜林1899年的一首诗作,称白人的殖民行为系基督徒的义务。

    [33] 指反对大英帝国海外扩张领土政策,仅仅专注于英格兰的英格兰人。

    [34] 在英国,文法学校指建立于16世纪前后的注重拉丁语的学校,这些学校后来成为教授语言、历史等的中学。英国的中学主要有3种:一般的公费中学,中等收费的文法学校和昂贵的公学。

    [35] 托马斯·卡莱尔(1795-1881),苏格兰散文作家和历史学家;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36] B.O.P.为“Boys's Own Paper”(男孩自己的杂志)的缩写,为1879年至1967年专为男孩子们出版的英国杂志,包含许多惊险刺激的冒险故事。

    [37] 约克郡布丁,用牛奶、面粉、鸡蛋、烤牛肉滴油等调制烘焙而成,常与烤牛肉同食。

    [38] 帕尔默医生案(1856年),威廉·帕尔默被控毒死一个朋友,也查明他之前曾毒死过几位家人,于1856年被判处绞刑;

    曼宁夫人案(1849年),玛利亚·曼宁与丈夫合谋杀死了自己的情人,曼宁夫妻均被处以绞刑。

    [39] 指1888年8至11月在伦敦东区杀死至少7名妓女而始终未查明身份的杀人犯。

    [40] 1英担等于112磅。

    [41] “威斯克斯”(Whiskers)是给威克西的外号,意为“胡子”。

    [42] 里丁,英格兰南部城市,伯克郡首府。

    [43] 一种贵族化的私立付费学校,实行寄宿制,常为大学的预料学校。

    [44] 康克戏,一种儿童游戏,双方各用绳子系住一个七叶树果,轮流互击,以击破对方的七叶树果为止。

    [45] 丁,一种小型淡水鱼类。体延长,稍侧扁,银灰色,常具黑色小斑。

    [46] 利姆里克是爱尔兰的城市,最初使用此地的一种鱼钩,称为“利姆里克钩”,特点是弧线较大,较长(引自《钓客清话》,艾萨克·沃尔顿著,缪哲译,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木鱼槌为一种渔具,用以打死或打昏已上钩的鱼。

    [47] 坚信礼,天主教或东正教等的一种宗教仪式,目的是使信徒成为教会正式成员。

    [48]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桂冠诗人。下面的露西·格雷是华兹华斯一首诗中的一个女孩,也是该诗的题目。

    [49] 安妮女王(1665-1714),1702-1714年在位。

    [50] 旋式诱饵,饵上附有桨叶状小金属片,在水中拉动时会旋转。

    [51] 克朗,英国旧币制的五先令硬币。

    [52] 此处提到的均为英国的城市(度假地)。

    [53] 比目鱼为鲽形目鱼类的总称,包括、鲆、鳎等各科鱼类。

    [54] 英国诗人、历史小说家沃尔特·司各特(1771-1832)创作的一部小说。

    [55] 约翰·拉斯金(1819-1900),英国艺术家评论家,社会改革家。

    [56] 塞缪尔·斯迈尔斯(1812-1904),苏格兰作家,另著有《性格》《节俭》等。

    [57] 约翰·福克斯(1516-1587),英国圣公会牧师。

    [58] 基尔·哈代(1856-1915),英国工人运动家,曾参加创建苏格兰工党、独立工党、英国工党。

    [59] 威廉·海斯凯斯·利华(1851-1925),英国企业家,慈善家,跨国企业联合利华的创始人之一;

    威廉·威特利(1831-1907),英国商人,成立了多家百货商店。

    [60] 保罗·德·柯克(1794-1871),法国作家,其小说多迎合小市民趣味。

    [61] 玛丽·克莱利为玛丽·麦琪(1854?——1924)的笔名,英国小说家,著有《两世罗曼史》《塞尔玛》等;

    霍尔·凯恩(1853-1931),英国小说家,著有《基督徒》《永恒之城》等;

    安东尼·霍普为安东尼·霍普·霍金斯(1863-1933)的笔名,英国作家、剧作家,著有《森达的俘虏》《亨佐的鲁帕特》等。

    [62] 《芝麻与百合》为约翰·拉斯金的作品;

    勃朗宁指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英国诗人。

    [63] 在东苏塞克斯郡,英格兰南部。

    [64] 在英格兰东部。

    [65] 索姆河,在法国北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916年7月,在此进行了一场大战役,单是7月1日这一天,英军就死了6万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新纪录。

    [66] KCMG(Knight Commander of St.Michael&St.George)即圣迈克尔及圣乔治高级勋爵,英国贵族名衔的一种;DSO(Distinguished Service Order)为杰出服务勋位。

    [67] 德·雷什克(1850-1925),波兰男高音歌唱家。

    [68]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法国作家,代表作为七卷本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亨利·詹姆斯(1843-1916),美国小说家,晚年加入英国籍,著有《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等。

    [69]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英国作家,著有《隐身人》《时间机器》等。

    [70] 康普顿·麦肯齐(1883-1972),英国作家,《留声机》杂志的创办人,著有《狂欢节》《邪恶街》等。

    [71]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波兰裔英国小说家,著有《水仙号上的黑家伙》《黑暗之心》等。

    [72] 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著有《丛林故事》《吉姆》等,获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获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等;

    巴里·培恩(1864-1928),英国小说家,著有《爱莉莎》《前面一个》等;

    W.W.杰克布斯(1863-1943),英国小说家,著有《货物种种》、《猴爪》等;

    派特·瑞基(1860-1930),英国小说家,著有《国家之子》《犯法者》等;

    奥利佛·奥尼恩斯(1873-1961),英国小说家,著有《公开的秘密》《天国的怨恨》等;

    亨利·塞顿·麦里曼(1862-1903),英国小说家,著有《天鹅绒手套》《灰色女士》等;

    莫里斯·巴林(1874-1945),英国记者、小说家,著有《达芙妮·阿黛恩》《丁克的离去》等;

    斯蒂芬·麦肯那(1888-1967),英国小说家,作品不详;

    梅·辛克莱(1863-1946),英国诗人,小说家,著有《撤退的战地救护车》《三姐妹》等。

    阿诺德·贝尼特(1867-1931),著有《五镇的安娜》《老妇人的故事》等;

    爱里娜·格利(1864-194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著有《拜访伊丽莎白》《三星期》等;

    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著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斯蒂芬·里柯克(1869-1944),加拿大作家、政治经济学家,著有《文学的谬误》《小镇艳阳录》等;

    西拉斯·霍京(1850-1935),英国作家,著有《上帝的弃儿》《鲁本的儿子》等;

    吉恩·斯特拉顿·波特(1863-1924),美国小说家,著有《雀斑》《彩虹之脚》等。

    [73] 乔治·摩尔(1852-1933),爱尔兰作家,著有《埃斯特·沃特斯》《欢呼与告别》等。

    [74] 易卜生(1828-1906),挪威剧作家、诗人,著有《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

    [75] 托基原为英格兰西南部的一个自治镇,后并入托比镇,为著名旅游胜地。

    [76] 劳合·乔治(1863-1945),1916-1922年任英国首相。

    [77] 伦敦的一条街,以报馆集中而著名。

    [78] 伊灵区,伦敦西部的一个区。

    [79] 优势分,指终局前双方打成平手后一方赢得的第一分。

    [80] 低教会派,指英国基督教圣公会中的一派,主张简化仪式,反对过分强调教会的权威地位,较倾向于清教徒。

    [81] 特里其雪茄,一种两端开口的印度雪茄烟;兴都斯坦语,印度北部使用的一种语言;浦那,印度西部城市。

    [82] 婆罗洲,东南亚加里曼丹岛的旧称;沙捞越州,马来西亚州名,在东马来西亚。

    [83] 锡兰,斯里兰卡旧称。

    [84] 指结婚。

    [85] 神智学,泛指任何神秘主义哲学和神学说教。

    [86] 佩尔曼教育研究院,该研究院以发明了佩尔曼记忆训练法而著名。

    [87] 干草暖箱,一种填有干草的箱子,食物煮沸后置于其中得以焖熟。

    [88] 灵的外质,据说是灵媒在降神过程的恍惚状态发出的一种黏性体外物质。

    [89] 左派读书会中的“左派”(left)一词也是“留下”(leave)一词的过去分词形式,故有此误解。

    [90] 美拉尼西亚群岛在南太平洋,主要包括新喀里多尼亚岛、斐济群岛和所罗门群岛等。

    [91] 1936年10月25日,意大利、德国在柏林签订协定,称“柏林——罗马轴心”,同年11月25日,德、日在柏林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三国同盟正式成立,在二战中被称为“轴心国”;

    人民阵线指左派与中间派政党为反对法西斯等共同敌人而建立的阵线,通常为临时性。

    [92] 指拥护托洛茨基政治主张的人。托洛茨基(1879-1940),苏联托洛茨基集团领袖,十月革命后历任外交人民委员、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后被开除出党,驱逐出苏联,继而组织“第四国际”,最终被苏联在墨西哥暗杀。

    [93] 公元410年,哥特人阿拉里克率兵攻入罗马,对其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洗劫。

    [94] 指收音机。

    [95] 伯利克里(公元前495——前429),古雅典政治家、民主派领导人(公元前460——前429),后成为雅典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其统治时期成为雅典文化和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96] 英格兰历史上有两位玛丽女王,玛丽一世(1518-1558)及玛丽二世(1662-1694),此处具体所指不详;

    腓尼基,地中海沿岸的古国,约当今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一带。

    [97] 阿思脱雷思,古代腓尼基及叙利亚主管爱情和生殖的女神。

    [98] 克里特岛,在希腊,是爱琴文明的发源地;迈锡尼,希腊古城。

    [99] 日俄战争(1904-1905),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与沙俄之间的战争。

    [100] 诺丁汉,英格兰中部城市;德比,英格兰中部城市;布里斯托尔,英格兰西南部港市。

    [101] “低俗钓鱼”为起源于18世纪英国的一个词,所钓对象为鲑鱼、鳟鱼、鲑鱼以外的其他淡水鱼。

    [102] 苏格兰场指伦敦警察厅;

    比弗布鲁克勋爵(1879-1964),英国报业巨头,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均为英国内阁成员,是保守党决策人之一。

    [103] 锡利哈姆为威尔士德韦达郡一地名,以培养良种犬著名。

    [104] 飞燕草,一种长得高的园艺植物,开蓝、白或粉红色花。

    [105] 兰开郡,在英格兰西北部。

    [106] 圣乔治(?-302?),英格兰的主保圣人,基督教殉难者,传说曾杀恶龙救一少女。

    [107] 一种带有墨绿霉纹的白色多脂膏状干酪。

    [108] 英国1882年征服埃及过程中的一场关键战役,发生于1882年9月13日。

    [109] 铅与锡的合金。

    [110] S有一种书写体与F很相似。

    [111] 撒克逊人原住在德国西北部,其中部分人于5至6世纪征服并定居于英国。

    [112] 纽伯瑞在英格兰中南部,1643年至1644年在此进行过内战。

    [113] 马吉特,在英格兰东南部,是海滨旅游胜地。

    [114] 约等于94公斤。

    [115] 在英格兰中部。

    [116] 原为大伦敦的一个区。

    [117] 在伦敦市。

    [118] 指英格兰都铎王朝(1485-1603)时代的风格。

    [119] 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在位期间为1558-1603年。

    [120] 在大伦敦。

    [121] 此处提到的人名是英国常见人名,类似说张三李四。

    [122] 考文垂在英格兰中部,贝特福德在英格兰东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