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回 烟云突变

武侠卷宗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雁翎洞天最新章节!

    大家赶紧把柳如烟扶了起来,今天晚上是不能走了,就住在包拯的家里,晚上几个人陪着包拯,聊聊天,说说话……

    君臣二人一前一后来到了书房,两人按君臣之礼坐好,包拯并没有直接说事情,而是先渗透,来个旁敲侧击,“皇上,您可还记得您的外孙李哲么?”

    包拯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情来,“陛下,臣还有一事,请陛下做主!”

    包拯把仁宗扶起来,“皇上,以微臣之见,陛下立刻降旨,可以任命包世荣全权处理此事,但是李哲乃堂堂的王爷,所以还是要龙楼玉审为上啊,可以先让包世荣把李哲押回京城,然后陛下再将其定罪,以儆效尤!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有这等事!包卿家快快讲来!”

    “皇上,前些时,我那侄儿包世荣在陛下这里请旨,赶往那庐州府查查紫伯侯李昌一案,您可知道结果?”

    一路之上也是饥餐渴饮,晓行夜住,这一日就到了沧州,他们并没有进城啊,直接赶奔金刚寺就来了,等到了半山腰一看,哪里来的金刚寺,已经变成了一片焦土!!!

    玉儿点了点头,“多谢包爷爷!”

    “皇上可知那李昌现在还在人世,并且他还到了沧州王李哲的管辖之地,隐藏于那金刚寺中!”

    事情办完了以后,包拯带着所有的东西回到了自己的府里,大家等的也是着急,虽然他们知道包拯亲自出马,定当万无一失!但是时间恐怕不是那么充裕啊!

    包拯接着说,“如烟姑娘,你们一家惨遭灭门的事情,我这一次并没有向皇上提起,等择日捉拿李哲到京之时,我定当提及此事,到那个时候给你们一家翻案昭雪!”

    仁宗就是一愣,怎么好好地突然提起李哲来了?“哦!当然,那是我的外孙,现在任沧州王!”

    “哦……是什么事情,速速讲来!”

    “那好吧,既然卿家如此说,那就跟朕一起到书房吧!”

    “包卿家所言甚是!那就追封他们二位为忠烈义侠之名,按照我大宋官员之礼下葬!”

    “皇上,微臣怕此事说出,您必定是龙颜大怒,到那个时候,反而不雅,莫不如你我君臣到无人之处一谈如何?”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了第二天,大家饱餐战饭,跟包拯告别,包拯也是作为长辈,千叮咛万嘱咐,四个人飞身上马,飘然而去……

    这回四个人并没有分开行动,而是一起回奔沧州金刚寺,路上大家都是既兴奋又着急,恨不能肋生双翅,早一点飞到金刚寺与大家见面啊,早一点把李哲绳之以法,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松一口气了,要不然事情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四个人一想,要不就直接冲往沧州王府,大家一想对,就这么办了,四个又急冲冲地来到了沧州王府的大门,眼见大门紧闭,他们也不管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了,四个人飘身形进入到院中,但是院子里面静悄悄的,什么都没有,连只狗都没有,四个人赶紧分头去找,结果这偌大的沧州王府是人去楼空!

    包拯亲自出马,进宫面圣,黄山今天的心情不错,太监陈廷来到后花园,见到了皇上,由于是包相爷亲自来面圣,所以陈廷认为事情重大,声音放到最低,就跟仁宗说,“包相爷在外面等着您的旨意,万岁爷是召见还是不召见啊?”

    “皇上所言极是!微臣正是有大事要禀告皇上!”

    “这个,唉……我们虽说是血脉相连,但是近几年来朕事务繁忙,不曾听说他的事情,包卿家为何突然说起他来了呢?”

    刻不容缓啊,仁宗拿起笔来,刷刷点点就写好圣旨,由于长途跋涉的缘故,就没有再派太监前去宣读,拿出一块金牌,意图就在于赋予了包世荣的权利,如朕亲临!又刺上方宝剑一口,有先斩后奏之权!

    “谢皇上!”

    包拯这么一回来,大家赶紧围拢上来,一看包相爷的脸色,大家都放了心了,一看,大功告成!包拯把进宫面圣的事情跟几个人一说,几个人可是乐坏了,最后包大人看了看玉儿,“玉儿姑娘,你爷爷为国捐躯,我也是身边遗憾,有了皇上的加封,望他在九泉之下能够瞑目!”

    柳如烟跪倒谢恩,“多谢包爷爷!”

    “包爱卿,今日到此,恐怕是有大事吧!”

    “朕听闻包世荣上报,紫伯侯府已破,不过好像结果甚为惨烈,他全府上下无一生还,死了死了,一了百了,朕也就没有往深了追究!”

    仁宗一听大喜,心说,我那包卿家可是我大宋朝的架海紫金梁啊,本朝的忠臣和重臣,怎能不见,我感觉到了一定是有事情的,于是仁宗照准,宣包拯晋见,特地把其他人都打发走了,剩下的人也都是离着自己比较远,所以即使是包拯和皇上交谈,他们也是听不到声音……

    “陛下,在我与您介绍沧州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曾提到过两个人,一个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红笔先生孟九宫,还有一个是陈州的老隐士古墓老人谷四方,这两位老侠为了查李哲李昌一案,已经付出了生命,还请皇上恩准,将他们厚葬才是!”

    “那皇上可知道他在那沧州的情形?”

    “包卿家所言极是!”

    他是以手锤地,包拯苦劝,皇上这才平息了许多,“没想到,没想到,家门不幸,竟然出此逆子,我岂能容他,包卿家,要是你,你当如何?”

    过了一会儿,包拯晃着高大的身躯,来到了后花园,见到了四帝仁宗,倒身便拜,被仁宗一把拉住了,“包爱卿,此礼可免,你为我大宋江山社稷付出的太多了,朕已经视你为兄弟,你就不要拘泥于小节了!”

    说着话,包拯一伸手,从怀里把那四封密信掏出来了,双手呈交个仁宗,仁宗颤抖着双手把密信接过,最后控制着情绪把头一封信打开了,展信观瞧,一看,正是李哲的笔记啊,写给高丽国的国王的,仁宗岁数可也是不小了,这么一刺|激,眼睛往上一翻,背过气去了,包拯也吓坏了,赶紧俯下身躯,捶打前胸,按人中,在耳边呼唤多时,好半天皇上才醒过来,“哎呀……可气死朕也!”

    “臣谢过皇上!”

    包拯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经过跟仁宗全都说了,这个经过就是陶源四人跟他讲的,一字不漏,仁宗听完大吃一惊,脸也变了色了,浑身上下气的一个劲儿的哆嗦,“好个畜生,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朕岂能容他!”

    包拯一看,皇上果然生气了,他赶紧是趁热打铁,“皇上,光凭微臣的一张嘴,恐怕很难让陛下信服,我这里有四份物证,足以证明此事!”

    “什么事,尽管讲来!”

    大伙儿一看,心头就是一惊,暗道不好,一定是出了事情了,哎呀,几个人真是没有想到,在这里一个人影儿都没有看到,他们赶紧是拨转马头,赶往沧州城,想到那里看个究竟,不用别的,先到的赵家客栈,一打听,一个人也没有回来过,赵掌柜的还纳闷儿呢,怎么这么长的时间一个人都不见啊,银子付了那么多,也不来取,唉,都是什么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