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不必多藏好笔

潘伯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中国书法常识最新章节!

    有句老话“新茶旧酒”。意思是说茶要本年新摘的才香,酒要陈年老窖的才醇。在文房中,笔与砚的对比,恰好和茶与酒相似。笔是新的方能更尽其长。

    绝大多数的笔都是兽毛做的。笔工选毫制笔,经过种种手续,方能装入笔管成为一支全笔。最后还要用适当的水胶,将笔毫从散开的刷子形状,粘固成为圆锥形状。毫与胶两者都是容易生虫的,为时过久而不启用,必然生虫。这种虫真是笔的死敌,单在笔毫要害处横啮穿过,使得圆锥生出许多小孔,一入水中,胶解开后,全落下短毛,于是笔就不能用了。这即是笔不要旧的最大理由。

    但是未尝无防虫的方法。苏东坡传有护笔防蛀的药单。最简便的是将笔用水浸开,干后蘸墨顺成原形。也有用硫黄水浸透干后收起的。近年则有些曾以“六六六”药粉撒在笔间的。但“六六六”之类毒性太烈,于人呼吸有妨。又有用烟叶包笔去蛀的,我曾试过。不到几个月,其中生虫至为茁壮活泼,天地生机无所不在,断非人力所可久遏。并且以生物的毛制成的笔,其最主要目的系取其有最微妙的弹性幅度。日子久了,纵不生蛀,弹性也必渐减退。

    有少数的人爱藏古笔,皆不是为了使用,只不过作为文人一时清玩而已,这与写字无预。有些博物馆中也陈列一些古代的笔,这也只是让人看到文化演进的实物,徒存躯壳,无裨实用,学写字的人们可以缓缓再研究了。

    因此,我的结论是:不必多藏好笔。不过,手边应用的笔总要准备好几支。尤其硬毫很贵,蛀了之后,使人弃之不忍,用之不适。惆怅悔恨无以过之。这又何必多藏自寻烦恼呢?同时,我们须学会硬毫、羊毫都能用的本领,免得万一有缺时,措手不及,因无笔而废写。

    最后略及所谓好笔的标准,无非尖、齐、圆、健四个条件。

    笔毫浸墨收敛时,顶头非常尖锐。笔毫被挤理平时,笔尖齐如一条横线。笔毫蘸水或墨,一经提起悬下,笔身浑圆。笔身中段如人之腰,必须有力。在执笔者提按之时,方能因应无穷,发挥弹性的机巧,所谓“万毫齐力”。而做成这样一支好笔,非妙手的笔工不可。

    大凡好写字的人未有不爱好笔的。爱了则不免贪求,贪求之后,继以秘藏终于废坏!我自己即曾吃过不少这样的“哑巴黄连”,故诚恳说出,以免年轻的朋友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