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应该学哪一家

潘伯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中国书法常识最新章节!

    “我应该学哪一家?”这又是一个常遇到的问题,因为这是有志学写字的人的最实际的问题。

    各书家答复这问题也不一样。有的把这“家”字看得很广泛,连说不出书者姓名的古碑也算进去了。他们认为应该从篆书(包括甲骨、金文及秦篆)写起,逐渐写到楷书。这样可以穷源竟委,当然好。但路太远了些,尤其离开实用。有的主张从汉碑写起,有的主张从六朝碑写起,有的主张从唐碑或宋、元碑写起,都各有其理由。对于这些我都不反对。

    对于青年习书者而言,我是劝他们写唐碑的。不巧的是康长素(有为)所著《广艺舟双楫》特别写了《卑唐》一篇。我的说法恰好与康公相反,其理由不能在此详辩,但也可以略举如下:一是楷书大成于唐代,学唐碑可以上窥六朝以溯秦汉;二是兼顾了实用;三是宋以下的真迹流传尚多,可以无取于碑刻,且宋元楷书碑刻,与唐碑规矩相去太远,用同样工夫,不必取法乎下。

    我所谓的“家”,是指有姓名可考的书家而言。在唐碑中如虞世南,如欧阳询,如褚遂良,如薛稷,如颜真卿,如柳公权任何一家都可以学(若仔细分来,则须详为叙论。忆《大公报·艺林》曾刊有石峻先生所作论颜及柳书的文字,极为切实。似此等文字,对于学写字的人相当有益)。有志者可以到书店去选择所喜爱的一种楷书。(注意:只是“一”种!)从此便专心学下去。如若有年老的书家前辈陪去更好。此外还有各种唐墓志,或一般叫作小唐碑的,也可学。甚至宋、元碑也可学。有人一定要学董其昌、邢侗,甚至学清朝的书家,我也不坚决反对,虽然觉得可惜。

    唐·虞世南《去月帖》

    于此有最重要的一语,即是选定之后,万万不可再换来换去。初学写字最易犯的病,闻时也是最绝望的病,即为换来换去。这样不如不写。总之,必须坚决拿一家作为看家老师。学得要少,看得要多。掘井及泉,一个“恒”字,是一切成功的条件。

    此外,写楷书的同时,可以兼写一种草书或行书。这样可以增加一些趣味,尤其可以由此悟出楷书与行草书的笔法一致之处。

    能够天天写,自然极好,偶有一二日间断,也不要心焦,但必须像打太极拳一样,要绵绵不断。虽在不写之时,心中也要存有书意。与其一天写一千字,又停三五天一字不写,不如每天写一百字,绵绵不断。

    最后,写字的进步,绝非一帆风顺的。每当一段时期,十分用功之后,必然遇到一种“困境”。自己越写越生气,越写越丑。这是过难关。必须坚持奋发,闯过几道关,方能成熟。凡“困境”皆是“进境”。以前不是不“丑”,因未进步遂不自知其丑,进步了,原来的丑才被发现了。越进步就越发现。这时,你已经登上高峰了。“送君者皆自崖而返,而君自此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