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菜

村松梢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999中文网 www.999zw.com,最快更新中国色彩最新章节!

    我从热河坐了卡车来到北京的当天傍晚,M氏带我去东兴楼吃了山东菜。在饭桌上我甚至想:世上竟有如此的美味呀!当时吃的菜我已不能一一记全,但其中特别可口的我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菜名:

    鸡丝粉皮拌黄瓜

    糟溜鱼片

    杏仁豆腐

    杏仁豆腐是甜食,最适合夏天食用,我在东兴楼尝了好几回,都很好吃。在北京逗留期间我也常去吃中国菜,但毕竟是大暑天,不是品尝菜肴的季节。除了东兴楼之外,他们还带我去了吃广东菜的东华楼,前门外的春华楼(北京菜)等几家。春华楼里有三道名菜,这是菜馆里的看家菜,我也全都尝了。这三道菜是:

    鳝鱼丝

    锅贴鸡

    松鼠鱼

    这都是富有特色的菜。这些名馆子的菜自然不会不好吃。但是第一次在东兴楼尝到的滋味,后来不管到哪家馆子去都再也没有这种感觉了。说句老实话,在热河每天净吃麦饭和蔬菜的人,来到北京尝到了第一流菜肴时的这种惊叹和满足,是不能作为品评菜肴的标准的。

    北京菜也好,四川菜也好,中国菜还得推广州的。若以真正的广东菜作比较,这可谓是定论了。首先在奢华的程度上不可相提并论。你只需喝一口汤,便大致可知这菜在什么档次上了。但是仅以油炸物而言,哪家的馆子都好吃,油的品质堪称上乘。这大概是北京菜的一个特色吧。在中国的民谚中有“食在广州、穿在杭州、死在柳州”的说法。吃的推广东的广州。穿的推浙江省的杭州,那儿是桑蚕之乡。第三句,送终推广西的柳州,是因为柳州出樟木,死在那里的话可以敛入以樟木制作的上等棺材中。总之广东的菜肴,无论在其口味上、规模上,还是奢华的程度上,毕竟不是其他地方的菜肴所可媲美的。

    北京有家专门吃猪肉的菜馆,谓砂锅居,据说亦有两百余年的历史了。这家馆子每天早上宰一口猪,卖完后即关门,因此至晚也就营业到正午。那天我和《大阪每日新闻》的松本氏、满洲铁路的大冢氏及甲斐氏四个人不吃早饭,在上午十一点左右便出门到砂锅居去了。

    砂锅居位于城内的西单大街上,街的一边有两丈来长的砖墙,有一栋小平房像是搭建在砖墙上似的,这便是砂锅居。进门后正面挂有一块“天下只此一家”的木匾。内有几个小间。我们被引入里面的一间,其一面的墙便是外围砖墙的一部分。墙内原是清朝的定王府。砂锅居的缘起,据说是原在定王府内值勤的近侍们,每日早上事务完了后,在回家途中常聚在一处喝一杯,吃点东西,于是就诞生了这家饭店。后来声誉渐起,很多的外来客也都慕名而来。

    菜价相当便宜。上等“白肉全樔”共二十八件,定价才三元八角。我们便点了这“全樔”。

    这家馆子的特色,在于将猪的全身不余一物全部做成可口的菜肴。当然猪以外的材料一概不用。我未将二十八件菜全记下来,这儿列举其主要的,有:

    拌双皮(猪耳) 盐水心(猪心)

    盐水爪尖(猪蹄) 盐水肝(猪肝)

    拌肚块(猪肚) 盐水肘花(猪肘子)

    炸下颚(猪颚) 炸胡脸(猪脸肉)

    炸口条(猪舌) 白肉(里脊肉或五花肉)

    红血肠大碗(红血) 白血肠大碗(白血)

    炸鹿尾(猪尾) 炸肥肠(猪肠)

    全下水大碗(猪的生殖器)

    虽未一一细举,但大致如上。猪耳、猪蹄、猪肚之类的还能尝尝,而像猪尾、猪下颚等便不敢领教了。至于全下水大碗则已用上了猪的生殖器,不管是猪的还是别的什么,这玩意儿怎么也不想动筷。比这更可怕的是将生血凝固后做成豆腐状的东西。四个人一开始还吃得津津有味的,渐渐地异样的东西端了上来,筷便动得慢了,到了最后则是直瞪瞪地盯着它看看而已。

    出处同前